家电业走出去靠演“技”

在前不久闭幕的2015年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上,中国家电企业展区几乎倾巢出动,占据半壁江山。据了解,中国企业约占参展企业总数的三成,包括TCL、海信、美的、创维、格兰仕等中国企业,都以历史最大规模参展。

  来源:中国建设报

  在前不久闭幕的2015年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上,中国家电企业展区几乎倾巢出动,占据半壁江山。据了解,中国企业约占参展企业总数的三成,包括TCL、海信、美的、创维、格兰仕等中国企业,都以历史最大规模参展。组委会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展出有35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参展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中国参展企业约占本届参展企业总数的30%,并首次设立了中国品牌馆,以展示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

  但遗憾的是,中国家电企业重产品、轻技术的问题在展会上还是有所暴露。TCL董事长李东生称,过去中国企业依赖于性价比赢得市场,但现在整个竞争环境变了,增量市场已经很小,要从别人盘子里抢份额,必须依靠技术,而不是产品。他希望更多同行能通过技术的提高抢到市场,这才是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创维此次就比较重视技术方面的展出。该公司将德国市场视为向成熟市场开拓的重要标志。参展前,创维完成了对德国品牌美兹的收购,优先获得了先进技术。创维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刘棠枝说,从德国到欧洲市场,我们主要依靠技术发力,这也是创维未来几年海外战略的重心。

  海信同样对欧洲的技术比较看好。海信德国分公司总经理罗涌说:德国是海信在欧洲最大市场。未来三年,海信的目标是在德国20个重要市场做消费者买得起的第一品牌,同时也在技术方面做到领先。

  鉴于中国企业对欧洲技术的热衷。IFA宣布,明年展出计划将移至中国深圳。据了解,源于1924年的IFA是目前德国乃至欧洲最具规模的家电产品博览会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两年举行一次,后由于市场需求上升,自2006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2008年开始,IFA首次加入以家用电器为主题的展览馆。现在则拓展至家电、通信、硬件、数码配件等多个领域。

  国内企业之所以热衷赴海外参展,是因为海外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中国企业的命运。但业内人士也认为,国产品牌目前在性能、外观、性价比等多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可与国际知名品牌分庭抗礼,但在技术、专利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今后,赴海外参展,还需要在这方面下更大功夫。

  除了IFA外,如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等知名的国际展会,不仅给中国品牌提供了宣传展示窗口,同时在技术交流方面搭了一个好平台,因此中国企业不能仅在这些展览会上“秀产品”,还应该“秀技术”,这才是硬道理。

  专家认为,当前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不管一线还是二三线城市,家电市场都几近饱和。面对国内需求降低、企业产能过剩,将目光投向海外自然是中国家电企业的必然选择。但目前欧洲等先进家电国家,也正从生产力经济转换到技术型经济上来,进出口贸易也从产品出口转化为技术出口模式。换句话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家电厂商正逐步将生产基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则成为家电产能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家电企业必须要吸引更多的先进、智能技术到国内。

  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内家电企业都能抓住机会。自从中国企业2006年开始积极赴柏林参加IFA展以来,真正能用技术打动德国和欧洲主流客户的,少之又少。今年6月,国内的蓝科技网在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欧洲六国家电卖场、百货卖场调研时发现,占主导地位和技术的家用电器依然是欧洲特别是德国品牌。除此之外,蓝科技网的海外调查人员还随机采访了30位消费者。70%受访者对中国家电品牌认知模糊;62%的受访者在专卖店只看到过海尔品牌;有68%的受访者家中正在使用日本、韩国品牌的家用电器。受访者普遍认为,他们对华为、联想、海尔的兴趣,也并非一味的外观,而是内在的技术。

  蓝科技网总编周颖表示,大多数欧洲人对中国品牌还比较陌生,他们认为,西门子就代表着百年品牌、技术先进、安全放心。因此,对中国品牌,欧洲顾客更多地选择是尝试。面对未来增长空间在海外市场的情况,中国制造企业的技术和品牌形象,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在IFA现场,一位来自荷兰的经销商说,“中国家电不缺产品的数量,缺的是设计和技术,以及品牌和自信。”

  青岛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为此认为:“国内企业参加海外展虽然规模越做越大,但只限于在展会上立块广告牌的那种‘拿订单’的角色,已经无法成为未来的主角了。”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家电业走出去靠演“技”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