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当前不宜再扩大自贸试验区数量

  南都讯 记者商西 昨天,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关于自贸试验区的调研报告印发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报告指出,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存在改革碎片化、打折扣、不彻底等问题。

  报告强调,建设自贸试验区,是通过新一轮的、更大力度的开放来倒逼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不能以搞“经济特区”、搞开发区的“老办法”来推进自贸试验区的“新建设”,不能再人为制造“政策洼地”。

  “近年,许多地方申请建立自贸试验区的热情都很高,建议当前把重点放在已有4个自贸试验区工作上”,报告明确提出,当前不宜再扩大自贸试验区数量。

  “地方上报政策仅十分之一能批”哪些政策是“高地”,哪些是“洼地”,央地分歧尚需达成共识

  全国人大财经委的调研报告显示,在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中央和地方存在分歧,前者更为审慎,后者则希望获得更多突破。

  报告提到,对于哪些政策是“高地”,哪些政策是“洼地”,各方认识不一。报告还提到,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反映,自贸试验区争取各项改革措施难上加难,下面上报的政策措施中,仅有十分之一左右能批下来,许多有含金量的都被砍掉。

  “涉及贸易管理部门竟有30多家”部门掣肘尚需破除,改革碎片化,协同性不够

  报告指出,当前自贸试验区改革存在碎片化现象,各部门推进改革重点不一、先后不一、快慢不同,导致一些改革措施不配套、不协调、影响综合效果。

  有一点在调研中反映强烈:涉及贸易管理的部门有30多家,都有不同监管措施,需多部门推进的改革,如果只有部分部门推进,改革就难以取得实效。比如海关部门实现通关无纸化运作,但税务部门依旧要求纸质通关单;又如海关部门推出“先入区,后报关”,但商检部门要求企业全口径报验。

  “玻璃门现象”有待解决进境备案清单要素多达39项

  报告指出,当前一些改革措施力度还比较小,改革不彻底,“玻璃门”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创新“一线开放、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监管制度,但企业反映,“一线”还未真正开放,货物从境外到区内,仍需办理备案手续,进境备案清单要素多达39项。

  调研中还有企业反映,一些政策“闻得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可操作性较差,名义上放开,实际不具备条件,比如租赁企业开展飞机租赁业务,必须要求飞机实际入区才能享受相关税收政策,但试验区内通常没有跑道。

  自贸区的管理方式也需创新,一些服务仅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扩大开放,改革效应难以发挥,比如允许在区内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但受区域限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项目落地。又如自贸试验区开放大宗商品交易权限,但商品只能存放在试验区内的保税仓库,而区内地域有限,仓库较少,使这项改革打了折扣。

  建议

  探索建自贸区容错纠错机制

  研究将4地政府纳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针对问题,报告提出一些建议,认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统筹协调,避免制度规定失衡、政协同失效,同时畅通4个自贸试验区的横向联系,建立部门和地方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

  “优惠政策应当单独享受的坚决不能放开,能复制推广的尽快复制推广”,报告建议研究将4个地方政府纳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共享,跨区经营,使自贸区成为有机整体,加强片区联系,做好原有优惠政策的衔接,避免各片区竞相攀比。

  报告还认为,尽管一些地方的改革积极性很高,但自贸试验区的一些改革涉及全国性的体制机制调整,有风险,要加强风险防控措施。同时,自贸试验区既然是试验,就难免有不成功的,需要解放思想,在大胆闯、大胆试中,定期开展成效评估,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近年,许多地方申请建立自贸试验区的热情都很高,建议当前把重点放在已有4个自贸试验区工作上,当前不宜再扩大自贸试验区数量。

  ——— 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报告

  南都记者 商西 发自北京

新浪地产
关键词:政策法规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