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闭门思过”上班族爬楼两月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电梯“闭门思过”上班族爬楼两月" src="http://cache.house.sina.com.cn/infodichan/dichanpic/62/d8/6d285f80c37c67942e045052e92199af.jpg" />
物管人员正在介绍电梯因缺安全保护装置而“罢工”。
因电梯“罢工”,一名女士一手提着一篮盒饭,一手托着汤,从一楼爬到六楼。
10月30日,成都武科西一路18号写字楼电梯因缺安全装置停运。
10月30日中午12点,成都市武侯区武青南路某创意园1号楼楼梯间内,一名女士一手提着一篮盒饭,一手托着汤,从一楼爬到六楼。就在不远处,有两台已经“罢工”两个月的电梯。大楼物管方称,电梯因为没有用来控制速度的上行超速安全装置,年检不合格被暂停使用。
事实上,从2005年起,生产的电梯必须安装这一装置,这两台“出生”于2006年4月的电梯为何缺少?生产商、物管、维保单位各执一词。而导致电梯停用的原因,还不止于此。
从2009年到2013年,四川省电梯总数翻了3倍。在本报的“社区生态大调查”中,300多名受访者有九成都遭遇过电梯故障。电梯何时该维保?电梯坏了如何使用维修资金?面对已成“日用品”的电梯,市民们似乎还有些陌生。
电梯“罢工”穿高跟鞋 爬楼梯搬重物
“有电梯不能坐,天天走楼梯,太恼火了。”10月29日,市民彭先生打进华西传媒呼叫中心96111反映,他所在的大楼里,两台电梯已经“罢工”两个月。
上午11点,记者来到了位于武侯区武青南路的某创意园,在1号楼内,两台电梯的楼层显示屏幕上没有数字显示,一旁的墙上,贴着一个提示:“电梯故障,停止使用。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此时,一名穿着快递员工作服的男子来到电梯前,习惯性地按下电梯按键,“又搞忘了,电梯用不了了。”随后,他走向了一旁的楼梯间。
“整栋楼就这么两台电梯,结果都不能用了,这两个月都是爬楼梯上下。”在4楼上班的潘先生说,1号楼共六层,每层大约10家企业,“少了电梯,太不方便了,每次客户来,我们都特别不好意思让别人爬楼梯,也不晓得啥时候才能用。”
“这些零件,都是一箱一箱搬上来的。”6楼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员工冯女士说,由于公司人手有限,每天,她都要穿着高跟鞋,搬几十斤重的零件爬楼梯。“两个月下来,都瘦了几斤了。”她打趣道。
年检不合格电梯少个“限速器”被停
电梯为何齐齐罢工?今年8月26日,成都特种设备检验院对1号楼的两台电梯进行年检。“说是没有安装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于是要求我们暂停使用。”大楼的物管成都用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金华说。
赵金华带记者来到顶楼的机房内,这里安装了两台电梯的曳引机。“这里的四个孔,应该是安装用来限速的‘夹绳器’,也就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但两台电梯都没有这样的设备。”赵金华说。
这个装置究竟有什么作用?“是速度超越后的一种保护装置,简单来说,就是控制速度,避免冲顶、蹲底的情况。”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电梯检验二室主任甄真说。
据了解,该大楼的两台电梯出厂日期为2006年4月。物管方说,电梯被停用后,他们立马联系了电梯的生产商上海三荣电梯有限公司,却被告知该由维保公司负责。于是,物管方又找到了维保单位,“他们说自己没有安装改造资质,不能解决。”
各方“踢皮球”/“我们出厂,是安装好了的”
感觉被“踢皮球”的物管方感觉很头疼,一方面是业主提意见,甚至不交物管费,另一方面是找不到谁来解决这一问题。“电梯的生产商应该对天梯的安全性能承担终身责任,之前的维保公司说,他们在接手时,就没有这一装置,我们认为是生产商偷工减料,应该召回整改,可他们不承认。”
“夹绳器”去哪儿了?现任维保单位四川至上电梯安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在公司接手第二天,他们就发现电梯“有问题”。记者致电原维保单位四川中意五洲电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鄢先生,但他并不愿提及该事。
“我们在出厂时,确实安装了这一安全装置,但已经过去了8年,后来我们也没有负责维保,具体怎么没有的,我们并不清楚,也不应该由我们来负责。”上海三荣电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先生说,电梯安装好以后,已经验收合格,“我们可以帮他们进行整改,但必须收取一定费用。”
各方争执不下,电梯就这样被“冷落”在一旁两个多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