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市场即将开战大“厮杀”
如果说去年4~6月间的股价猛涨是因为LED市场的复苏,那么这一次大家期望的则是市场的爆发,而导火索是美国淘汰白炽灯政策。
根据2007年美国颁布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规定,美国分三步对白炽灯进行淘汰:第一步,在2012年淘汰100瓦的白炽灯,以节能25%~30%的灯具来代替;第二步,到2013年进一步淘汰75瓦的白炽灯;第三步是自2014年1月1日起,淘汰60瓦和40瓦的白炽灯。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美国的一举一动对我国照明产业的影响不言而喻。受此影响,多只LED股票开始上涨。
1月7日,邓子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2014年对于中国LED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大家都有动作了,包括传统的几大巨头、国际巨头,甚至是以前从没做过LED的企业也加入了这个行业。大家都在做,说明行业成熟了,产品成熟了,消费者开始接受LED照明了。
1月12日,在重庆LED照明研发与产业联盟2013年会上,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也得出了类似的判断,他说,“未来3年将是LED照明的爆发期,尤其是节能替换将是一个大市场”。
其实,多方观点认为LED照明即将进入爆发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价格的下降,LED产品已经有了同传统照明产品竞争的实力。1月19日,记者在某电子商务网站搜索发现,3瓦的LED球泡灯最低售价甚至只有2元多,而一般产品的价格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据记者了解,LED产品价格下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关键零部件—芯片实现了大规模量产,有效降低了成本;二是技术不断进步,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不断出现;三是竞争激烈,企业普遍采用了“以价换量”的策略。
公开数据显示,此前芯片占据LED灯具至少1/3的成本,芯片价格的下降,传导至中游的封装业,再到下游的应用,使得整个LED照明产品的价格都出现了下降。
芯片价格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国内大规模量产。在2010年以前,芯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价格较高。而随着芯片国产化的快步推进,价格下降明显。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统计,截至2012年11月,中国MOCVD设备 (LED芯片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数量为909台,这些设备中有786台是2010年至2012年间引进的。设备的大量引进使得企业的规模效应凸显出来,单片芯片价格得以降低。
壁垒缺乏“100家工厂倒闭会有120家注册”
“并不是说市场爆发了,企业就能爆发,企业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并且是做好了准备。”洲明科技市场总监梅志敏说。
该新闻记者了解到,严格来讲,虽然LED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但在行业的中下游特别是下游,这一门槛早已变成“平地”。
2013年7月,记者曾在广东中山古镇进行过深入采访。作为传统的灯饰之都,在LED业兴起后,该镇大大小小的企业已经迅速转身成为LED企业。
记者发现,有人租一间厂房,买几把烙铁,从镇上采购回需要的配件,回家进行简单组装即往外销售。在古镇,记者随处都能看到这样的作坊式LED企业,有的有招牌,有的则无任何标识。
这种无门槛的现状,使得传统照明企业进入LED领域非常容易。据《成都商报》报道,2013年11月,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在成都举行的“低碳照明节能全球”论坛上称,目前LED照明产品占其总销售额30%,预计未来将占到50%业务。
三雄极光品牌管理中心经理李全在接受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三雄极光的LED产品占比将达到45%左右。
显然,此前生产传统照明产品的企业,能够迅速转型为LED公司。LED带来的变革,不仅没有“消灭”传统公司,反而使行业公司的总量增加了。
“有100家工厂倒闭,会有120家工厂注册。”佛山照明协会会长吴育林评价说。
照明产品的个性化是其另外一个特点。“照明产品种类繁多,款式各异,有些消费者为了满足特殊建筑物的照明需求,或者是营造不同的氛围,甚至有个性定制需求。”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总监刘俊说。
这使得照明企业标准化、大规模的生产存在一定难度,但也给了中小企业生存的空间。李全也认为,小企业在一些定制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方面,还是有些优势。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陈燕生在 《对中国照明电器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照明产品的生产大国,2008年照明企业数量约1万家。
如果再加上未被统计进去的小微企业,我国照明相关企业的数量可能更多。仅以中山古镇为例,来自当地政府官网的数据,全镇拥有灯饰及其配件工商企业1.27万家,其中灯饰商户7497家。
大量分散的状态使得这一行业无法进入垄断阶段。“传统的照明灯具会越做越复杂,这是由传统五金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它有铣床、车床这些东西,会用各种花色去做,非标准化很严重。”梅志敏说。
事实上,LED行业从2011年就开始洗牌,陆续有一些企业倒下,但总体数量仍旧庞大。
“洗牌这个东西,谁说弱的一定会死掉?”鸿利光电董秘邓寿铁在接受该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弱的也可能会变强,也不排除有些企业能够找到市场的特点,成长得很好。
不过,梅志敏认为,LED行业跟传统照明行业还是不一样。LED是电子类产品,标准化程度会很高,比如传统的筒灯,可能有上千个款式,但LED绝对不会做出上千个花样来。“传统时代产品的集中度很小,LED时代产品的集中度将提高。”
消费者不会过分看重照明品牌,也是集中度难以大幅提升的一个原因。“大家更多地关心设计、款式和价格,至于品牌因素,可能就放在了次要地位。”刘俊认为。
从消费经验来看,一般贵重物品或者快速消费品,比如奢侈品、汽车、家电、洗发水、奶粉等,品牌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产生更大影响,而照明类产品的品牌驱动力较弱。这种特性使得大量中小企业能够获得一定成长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