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巨头搅局 遭遇四大挑战

提要:外部网络环境不理想、智能体验差、价格高,使得智能家居产业雷声大雨点小,智能家居产业推动须破解这些难题。家电龙头纷纷发布智能家居战略,前瞻投资顾问认为,家电龙头企业的参与,以及未来全系列智能家电新品的密集上市,家电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有望提速。

  智能家居发展历程

  回顾我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1994-1999年为萌芽期,这是智能家居在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整个行业还处在一个概念熟悉、产品认知的阶段,这时还没有出现专业的智能家居生产厂商,只有深圳有一两家从事美国X-10智能家居代理销售的公司从事进口零售业务,产品多销售给居住国内的欧美用户。

  而2000-2005年定位为开创期,国内先后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厦门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体系逐渐完善起来,此阶段,国外智能家居产品基本没有进入国内市场。

  2005年以后,由于上一阶段智能家居企业的野蛮成长和恶性竞争,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包括过分夸大智能家居的功能而实际上无法达到这个效果、厂商只顾发展代理商却忽略了对代理商的培训和扶持导致代理商经营困难、产品不稳定导致用户高投诉率。行业用户、媒体开始质疑智能家居的实际效果,由原来的鼓吹变得谨慎,市场销售也几年出来增长减缓甚至部分区域出现了销售额下降的现象。

  而2005-2007年,大约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产企业退出了这一市场,各地代理商结业转行的也不在少数。许多坚持下来的智能家居企业,在这几年也经历了缩减规模的痛苦。正在在这一时期,国外的智能家居品牌却暗中布局进入了中国市场,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国外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如罗格朗、霍尼韦尔、施耐德、Control4等。

  2011-2020年为融合演变期:进入2011年以来,市场明显看到了增长的势头,而且大的行业背景是房地产受到调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长说明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一个拐点,由徘徊期进入了新一轮的融合演变期。接下来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进入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协议与技术标准开始主动互通和融合,行业并购现象开始出来甚至成为主流。

  家电巨头纷纷布局智能家居

  3月17日,海尔在上海举办了智慧生活体验分享会。此次会议上,海尔发布了全球首个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即全新的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通过该系统,用户只需12秒就可以实现与所有智能家居终端的互联互通。据悉,这是目前行业最快的连接速度,用时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40%。

  据海尔相关人士称,海尔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是此前海尔e家联盟的升级,是一个开放性的合作平台,包括开放SDK、API标准,各品牌品类的接入,以及平台的开放。涵盖全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以U+智慧家庭互联平台、U+云服务平台以及U+大数据分析平台为技术支撑。基于这一平台,用户家庭里的各类家电、灯光、窗帘以及安防等全系列的家居设备均可实现跨品牌、跨产品的互联互通。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