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玻璃的“落地之困”

提要:可以说,被动式建筑的需求给真空玻璃行业带来了利好,但是与此同时,也给行业内企业带来了“尴尬”,即国内行业企业的总生产量达不到市场的需求量。鉴于以上问题的出现,以及迎合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之契机,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真空玻璃专业委员会便于日前应运而生了。

  随着门窗玻璃的不断改革创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的中空玻璃已经不能满足高品质人群的需要,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出现更新更好的产品,从而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和感受,真空玻璃应运而生。

  真空玻璃,貌似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是顺应绿色发展潮流的。与其他玻璃相比,超凡的隔热保温性能、超凡的隔音性能、无结露、高透光率、高抗风能力……这一系列优异的性能使真空玻璃一下成为了节能时代玻璃家族的新宠。

  可是,近期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国内市场上,只有青岛亨达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立基真空玻璃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沽上真空玻璃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能够批量生产真空玻璃,而且真空玻璃在市场上的应用也只局限于别墅或高中档家装中。那么好的产品,为何没有得到很好推广,阻碍真空玻璃“落地”的因素有哪些?

  资金链短缺制约企业发展

  真空玻璃的材料成本和中空玻璃相近,但是目前主要是生产成本高于中空玻璃,真空玻璃的生产成本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它的推广与普及。

  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项目合作处处长张小玲近日在参加某节能窗推介会上指出,我国各地在推进近30个被动房试点项目。目前,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北、山东、湖南、青海等地都在发展被动式房屋,住建部建筑节能中心也正在着手从德国引入被动房项目。

  由于近零能耗的被动式建筑对于门窗玻璃要求极为严格,普通中空玻璃已经难以满足被动房的技术要求,因此真空玻璃凭借其突出的绝热保温的优势,在各地的被动房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门窗玻璃首选方案。在国内首个被德国能源总署认证的秦皇岛“在水一方”被动式低能耗住宅项目上,真空玻璃就被成功应用,由此也奠定了真空玻璃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可以说,被动式建筑的需求给真空玻璃行业带来了利好,但是与此同时,也给行业内企业带来了“尴尬”,即国内行业企业的总生产量达不到市场的需求量。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副秘书长、真空玻璃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国内能够进行批量生产的企业,想要进行规模化生产,就必须抛弃之前的生产线,参与设计、制造符合真空玻璃大规模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但企业的资金往往跟不上,企业空有技术,上不了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规模小,随之而来的就是成品率低,难于满足市场需求。

  李会同时表示,国内这几家企业的生产技术已成熟,但苦于没有足够资金来进行大规模生产,如果每年政府可以给企业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的话,他们都能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行业标准还待完善

  虽说国内能够批量化生产真空玻璃的企业屈指可数,但是据李会介绍,目前已有18家以上企业正处于研发、研制、小规模生产阶段,还有一部分企业想要进入真空玻璃行业,现在正处于观望中。这样来看,其实国内研究真空玻璃的并不少,但是研究的方向和技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主流技术路线,也有可能带来质量风险问题。

  翻阅真空玻璃发展的卷宗,不难发现,国内对真空玻璃的发展已经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早前出台了世界上第一个真空玻璃行业标准 JC/T1079-2008《真空玻璃》 ,玻璃行业标准 JGJ113- 200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中包含真空玻璃的热工计算方法,“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中也包含了真空玻璃的相关研究课题。2012 年 2 月 22 日, 工信部正式下发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明确将真空玻璃列入其中,作为重点产品鼓励发展, 在重大示范应用专项工程中予以推广,这是我国第一次将真空玻璃写入高规格的政策性文件中, 释放了很强的政策信号。“真空玻璃行业历经数年发展之后,目前行业内也只有这一部行标,关于真空玻璃生产规程、绿色建筑、被动房透明部分用玻璃等的标准还没有立项,政策方面对节能玻璃的标准要求较低, 相应的研发投入也不多。”李会指出。

  鉴于以上问题的出现,以及迎合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之契机,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真空玻璃专业委员会便于日前应运而生了。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佰恒曾在真空玻璃专业委员会筹备会上表示,真空玻璃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真空玻璃产业和玻璃产品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专委会成立后将在产品标准、产品推广和应用上做好工作。

  青岛亨达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伟指出,在全球节能环保的大趋势,真空玻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真空玻璃在我国被动房方面的应用方面表现出了优势,但由于还没有得到大力推广,为了防止走过去中空玻璃的老路,企业之间互相压价,把好好的事业做坏了。他希望,以后协会能够引导发展、企业联合攻关,有志于真空玻璃的有识之士把这个大旗扛起来,共同拧成一股力量,共同把真空玻璃事业做大做强。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有行业协会的引领,有行业内企业的“协同作战”, 真空玻璃离“落地”之日已经不远了。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真空玻璃的“落地之困”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