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十大建筑透露出什么信息?
由文化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主导的“中国当代十大建筑”名单刚刚出炉。我们不说是哪些建筑,你肯定也能猜出一二,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小蛮腰广州电视塔、鸟巢,对了!央视大楼,NO,太难看、太挑战视觉底线、还有些恶搞的意味,没入选。
评选很有“第三方”色彩
评选当代十大建筑的背景当然是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可现实是,建国后,学习苏联老大哥成为了严峻国际形势下中国必然的选择,于是中国城市大量复制苏式建筑,这便是主导中国城市面貌40年之久的“革命建筑”年代。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建筑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至2008年奥运会前,影响中国城市的主流建筑形态,一类是“乌纱帽”,此类建筑沿长安街走过去满眼都是:中式大屋顶加包豪斯式主体结构,那就是一栋栋国家机关大楼了;另一类则为“实验场”——以“鸟巢”、“大裤衩”等国际建筑大师作品为代表的大型公共地标性建筑。此外还有边缘艺术、国际风格、先锋派都在中国这块大工地上挥洒着千奇百怪的设计智慧。
针对这些实际,举办方不找政府、不找开发商,找的是建筑、文化、专业媒体、房地产和社交网络领域的权威学者和意见领袖,从评委组成和评选的最后结果看,“十大”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普适性,当然艺术审美的考量同样很是慎重。
十大建筑的浑然天成
今年6月新鲜出炉的十大建筑分别是:中国尊、鸟巢(国家体育场)、中央公园广场、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上海金茂大厦、台北101大厦、小蛮腰(广州电视塔)、国贸三期、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上海中心大厦。
西洋建筑师操刀的建筑独占鳌头,那是肯定的,像金茂、鸟巢、广州电视塔、证大喜马拉雅、上海中心、国贸三期,请的都是国际上的设计大腕儿。塔在中国人的心中位置特殊,所以虽然SOM是美国人的公司,还是以塔为意象设计了金茂大厦;雅克·赫尔佐格设计的鸟巢,虽然不是一座节能建筑,更不是一座节材建筑,但因为粗大的钢筋样“巢”暗合了普通民众“家”的意念,于是被普遍接受;马克·海默尔夫妇设计的广州电视塔,亲切地被广州市民称为“小蛮腰”,犹如白居易所吟“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一摇一扭地摇曳在珠江边,不知道海默尔他们研究过白居易这首诗没有?
证大喜马拉雅的设计师矶崎新则将“艺术气质”进行到底,远远看去是方正的构筑体,走近正面那是“异形林”,在矶崎新的眼里,喜玛拉雅中心不是一栋单纯的建筑,而是一座雕塑、更是一件艺术品。尤其是“异型林”,从外形和内涵上将艺术的渲染力源源不断地扩散弥漫到整个建筑,使整座建筑的魅力随异形体不断生长。矶崎新的设计理念里,“异型林”犹如从地下自然生长出的“林”,异形体部分应富有质感,浑然天成,而不是刻意修饰的。
台北101是国人李祖原设计的,印象中,他是中国大地上500米以上已建成的高楼森林里唯一的华人设计师。李祖原用才高八斗的意象设计了这栋中国气派的摩天大楼,稳重大气并有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意,人们看了满心欢喜。
“中国味道”的共存关系
虽然SOM很厉害,十大建筑中就有三座(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国贸三期)是他们做的,但许多人还是喜欢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东西,像李祖原。虽然李祖原后来设计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争议颇大,但“才高八斗”的101我们喜欢。王澍的象山校区那也是大名鼎鼎了:“山决定了那座房子的尺度,那座房子就像一棵树种在山边。”“民居是最通俗的建筑形式,但同时它也承载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建筑的灵魂。可以说,中国当代能像王澍这样如此深刻又紧密地将先锋的创作方式与古老的民间传统联系在一起的设计师并不多。”论者说。
“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都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从外看塔,密檐瓦压暗塔色,檐口很薄,材料与山体呼吸,塔如吸在半山,在如象山般多雾的气场中,塔甚至完全隐匿,变得很轻。那一刻,我明白了庞大坡顶建筑可能的立面做法,一种内外渗透性的立面,而那塔的轻和隐匿让我看见了象山校园的返乡之路。”王澍说。
可是王澍并非“单纯而传统”,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中华建筑传统,像象山校区,“他所表现的并非一个建筑,而是一种印象。梦境是第二种生活,好像半睁着眼在观看什么似的。有时候,在半梦半醒之际,我们看见它们,想要抓住它们,定义它们,然后我们醒来,它们逃之夭夭……就像江南早春的晨雾,我们张着半开半闭的眼睛‘摇视’风景,无法界定清楚任何物体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