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建令”难挽淡季三亚市场趋冷态势 房企岛外推介忙
新浪乐居讯(编辑 吴开麟)据三亚乐居监控数据显示,5月第二周(5月5日-5月11日)三亚商品房签约178套,环比5月首周(193套)下跌7.77%;签约面积 16694.52平方米,环比5月首周(19422.77平方米)下跌14.05%;签约住宅均价20945.21元/平米,环比5月首周(23113.97元/平米)下跌9.38%;签约金额约349670301.4元,环比5月首周(448937241.4元)下跌22.11%。
5月第二周三亚楼市成交数据表
三亚5月第二周与首周楼市成交环比图
成交均价起伏大 环比下跌属正常反应
随着天气不断升温,“红五月”已经过半,三亚楼市进入二季度后开始略显疲态。从整体成交情况看,5月第二周三亚楼市没有延续首周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市场表现颇为平淡,成交量和成交面积随之走低,总共签约178套。其中6日签约套数最高为39套,11日受周末影响签约套数最低仅15套。均价方面,三亚每日成交均价走势起伏较大,7日当天成交均价罕见地突破4万每平米,拉升了三亚当周的整体均价,但8、9两日的成交均价均出现大幅下跌,跌至1.4万左右,到了周末两天,均价略有回升,为2万多每平。
签约面积方面,第二周的单日最高签约面积为6日,签约面积为4955.75平方米,单日最低签约面积为11日,签约面积为1335.56平方米。而第二周的签约金额总值约3.5亿,在均价突破4万的7日当天,单日签约金额则突破了9000万。
5月第二周三亚每日成交套数及均价走势
从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三亚楼市的成交量持续下滑进入淡季。五月首周三亚楼市虽打破僵局,相比四月底略有涨幅,但随着五一旅游热潮的远去,第二周三亚楼市则出现了量价齐跌的迹象,但并非断崖式下跌。5月份海南岛送走暖冬迎来炎热夏天,也是三亚楼市传统旺季的收尾季节,在全国“降价风”蔓延、楼市“拐点论”的影响下,平缓或者是阶梯性的下降其实是安全范围内的波动。
去库存压力大 “停建令”难挽市场趋冷态势
4月初,三亚城乡规划委员会通过了《加强三亚市商品房户型管理的决定》,确定三亚今后将不再批准报建80平方米(含公摊)以下的商品房户型,该政策执行的市域范围既包括河东、河西等中心城区,也包括未来撤镇划区的育才镇、海棠湾镇等区域。目前这一“停建令”已经作为强制性要求开始实施,在岛内外房产界也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对三亚楼市未来成交走势的种种预测也随之而来。
截止至今天,三亚“停建令”实施已有一个多月,从目前市场反应及5月前两周的成交情况来看,并没有太多变化,楼市依旧风平浪静,甚至并没有加快三亚存量房及新增量房去化速度的迹象。
目前三亚拥有的二手存量房达130万平方米,过半是小户型住宅。而在售新房中,小户型面积在200万至300万平方米。以三亚过去三年年均180万平的去化量计算,至少也要两年左右才能消化掉。此外,据省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三亚市房屋销售面积同比下降超4成,趋于减缓的购房需求已敌不过小户型住宅入市的快节奏。
据了解,三亚政府出台“停建令”无非是希望通过“调控之手”以调整小户型库存量过高的产品结构,从而加快房地产的转型升级。但就目前市场的反应来看,小户型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紧俏抢手,反而成绩平平。
或许是因为天气逐渐炎热和楼市淡季来临的缘故,乐居记者走访发现,三亚各大楼盘售楼处门可罗雀,不时有三两人群结伴看房,但大多数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真正下决心买房的人群不多。
因此就三亚日前出台关于停建80平米以下中小户型的政策而言,无论政府的初衷是什么,从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来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这些我们拭目以待。
楼市迎淡季 三亚房企岛外推介忙
楼市的平淡并未影响到开放商的推盘情绪。在上周刚结束的2014年海南地产•新疆克拉玛依巡展活动中,人们对海南一流的人居环境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三亚参展项目也因此获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其中在此次展会亮相的領海收获了19组意向客户,客户们将于5月底组团上岛看房,亲身体验領海的海河景度假生活。据了解,本次展会共设20个展位,观展人流量达40万之多。作为新疆重要的石油基地,克拉玛依是一座全新未开发的热点城市,区域内职工收入高,积蓄多,工作多年的油田富裕人群有在优质环境购房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展会上置业顾问为客户讲解領海项目
此外,2014年杭州房展会也将于5月16-19日在世贸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记者从举办方了解到,作为旅游度假地产明星项目——金泰·南燕湾将会亮相本届杭州房展会。这是继4月30-5月3日上海五一假日楼市房展会之后,金泰·南燕湾又一次亮相在华东地区的房展会上。
三亚部分房企近期岛外巡展活动汇总
五月作为冲刺上半年销售业绩的窗口期,越来越多的项目正在积极推盘,放手一搏,以期在淡季取得走量效果。三亚房企在各地积极巡展宣传,也为新一轮的楼市旺销做好了充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