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三十年 佛山陶瓷呼唤第二春
部门在行动
南庄、石湾错位发展
已发生逆转。起步晚于石湾的南庄,由于地域更广阔,这些年吸引和容纳的陶瓷企业渐渐增多,而石湾由于隶属中心城区,土地有限,越来越多的陶企搬了出去。这些年,不时传出石湾陶瓷空心化的声音。石湾、南庄陶瓷如何发展,备受关注。
禅城区经促局副局长毛伟锋透露,政府对石湾、南庄陶瓷已有布局。南庄将以华夏陶瓷博览城和华夏中央广场为龙头,在季华西路以南、紫洞大道以东、樵乐路以北、佛山一环以西区域,打造“中国陶瓷CBD”(中央商务区),形成研发设计、检测认证、会展商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六大功能中心。同时,引导品牌陶瓷企业独资或多个企业合作,建造地标式“中国陶瓷大厦”。
石湾定位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重点打造陶醉文化街区,发展艺术陶瓷、创意陶瓷和陶瓷文化旅游产业。石湾镇将以深厚的陶瓷艺术文化底蕴为基础,在凤凰路—忠信路—江滨路—工农路—镇中路围拢的1.3平方公里区域,打造陶瓷(陶醉)文化街区。目前,街区内已拥有南风古灶、陶瓷博物馆、1506创意城、公仔街、石湾美术陶瓷厂、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等,是石湾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的集聚区,同时该区域已经集聚了几百家的陶艺创作、生产和经营企业,具备了打造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条件。
石湾还将重点建立佛山陶瓷博物馆、国际陶艺交流中心、陶艺教育培训中心、陶艺作品展示中心、陶艺企业孵化中心、创意陶瓷研发中心、艺术陶瓷交易市场、陶瓷大师工作室等机构,并定期举办佛山陶瓷艺术节、国际柴烧文化节、陶艺珍品拍卖会、贺年生肖展等重大活动。
声音
“第二春”仍在路上
尽管有多重利好,但在诸多陶瓷业界人士看来,佛山陶瓷的第二春——从大到强,从我国走向世界顶级舞台之路,仍充满了变数。
在张念超看来,佛山陶瓷的设计,仍稍显平淡,缺乏艺术感染力,与顶级陶瓷出产地意大利、西班牙相比尚有差距。“金意陶起家时,买的是意大利的设计,所以我们做的仿古砖,其他企业很难做到。10多年过去了,这一现象仍未改变,现在我们还是买意大利的设计。”在他看来,这些年佛山陶瓷的确有长足发展,“以前是佛山企业给国外品牌做贴牌,但现在一些国外企业会给佛山企业做贴牌,金意陶的部分产品,就是意大利的工厂给我们贴牌。”张永农认为,佛山陶瓷的品质,目前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佛山不少企业投入巨资搞研发,比如东鹏就推出了皇家玉、亚马逊石等产品,令意大利的产商震惊。
不过,长期以来,佛山陶瓷缺乏国际话语权、没有海外自主品牌、没有强大的海外营销渠道和团队,仍是掣肘佛企走向全球的主要因素。同时,改变人们对中国陶瓷的长久印象,也需要时间和精力。而这些,并不是一届中国国际陶瓷产品展可以做到的。
另外,许多陶瓷业界人士认为,佛山陶瓷行业仍处于“混战”时间,未形成强大的行业品牌。没有叫得响的行业品牌,佛山陶瓷从大变强仍需要时间。李重光透露,目前没有一家企业在市场上占的份额超过3%,而在已形成大众品牌的家电行业,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能达到20%~30%。
“政府对佛山陶瓷的布局虽很合理,但能否落到实处,也有待观察。”部分陶瓷负责人表示。
三十年3阶段
按照陶瓷业界较为公认的说法,佛山陶瓷在三十年发展中,历经了三个阶段:
从1983年到1993年是产品导向阶段,佛山陶瓷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整个行业开始在石湾兴起,鹰牌陶瓷、东鹏陶瓷、佛陶集团在这时崛起。
从1994年到2002年是体制导向阶段,很多乡镇企业和民营陶瓷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中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佛山陶瓷业进入南海时代,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的,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新中源,以及现在的南庄老大新明珠。
从2003年到如今,是佛山陶瓷发展的第三个十年,这是产业整合和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是营销导向的阶段,也是从有到好的阶段,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陶瓷企业都逐渐退出了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