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即将崩盘 房价被打回二线城市原形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自己也不太清楚,为什么他的一篇旧文《杭州:飘忽不定》,过去一周内突然在微信朋友圈内爆转。由德信·北海公园引发的“马年第一降”,把杭州这座一度以房地产闻名的城市,再一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条已经有些陈旧的新闻,在过去一周内继续发酵。
2月25日,连《华尔街日报》也加入了报道阵营,提及了德信集团(DoThink Group)与德信·北海公园(North Sea Park),并且在新闻导语中直接下断言说,此举“引发了外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状况的担忧,并导致周一地产股下挫”。2月28日,德信集团在《杭州日报》上公开回应,“马年第一降”被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众多媒体过度解读:无论是把它作为“杭州楼市即将崩盘”或“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降价潮”的一个论据,还是说它导致地产股下挫,都是言过其实。同日,万达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健林更是在无锡炮轰“楼市崩盘论”:如果不是别有用心,那就是弱智。
在此之前,在全国性媒体关于“马年第一降”的报道,仅有2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题为《杭州样本:“空头”房价背后,“多头”囤地浮现》的文章最为客观也最接近真相。这也就难怪“地产大炮”任志强在更早几天前连发5条微博,直言“中国不会在短期内忽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否认有城市间的差别,但不会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历年来媒体总是唯恐天下不乱,总借个别现象或传言而危言耸听,借机鼓吹大涨大跌”。
无独有偶,另一篇题为《杭州楼市是如何沦为垃圾市场的》文章,同样也在微信朋友圈内疯转。这篇针对“马年第一降”而写的评论,反思了热衷“出让土地”而未充分“经营土地”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又造成了“城市商业布局、交通出行治理、商务办公氛围、市政公建配套等方面”的落后。这篇最早发布在腾讯大浙网的评论,在数天后迅速被一篇题为《马云才是决定杭州楼市的胜负手》的文章直接进行了网页替换。与被替换的那篇文章所渗透出来的悲观情绪相比,这篇文章则充满了“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更是在结尾处到达了高潮:“好在有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在,有马云这样的布道者在,他们的创新和开拓,他们的远见与非凡魄力,在成就行业高度的同时,决定着杭州明天的高度,也决定着有多少人会来到杭州,留在杭州,最终也决定着杭州未来的楼市。与其纠结楼市,不如让更多的马云们涌现。”
从曾经的“全国第一个高房价城市”到如今的“垃圾市场”,杭州终于被彻底打回了二线城市的原形。在2005年以前,杭州的房价确实与北京、上海旗鼓相当。特别是2003年,由于房价的持续上升,新华社等诸多媒体更是对杭州楼市是否存在泡沫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对“杭州现象”的大讨论,当时的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还因此专程派调查组到杭州进行实地调研。“第一个”总是会让人印象深刻,就算杭州的房价早就被北京、上海远远甩在身后,“高房价”的帽子仍然戴在很多人的心里。甚至到了2011年,居然还会广为流传一份把杭州房价列为榜首的《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杭州成为中国房价最高的城市”的谣言,一度让这座城市的决策者们背负了不应有的压力。杭州楼市的意见领袖丁建刚当年就撰文怒斥:“缺乏常识的媒体和记者哗众取宠的报道,引起了极大的误导和混乱。”
如今,“马年第一降”终于把事实暴露给更多人:杭州的房价总体上已经将近四年未涨了,在过去的2013年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房价暴涨现象,只有杭州等极少数城市依然淡定地徘徊在近四年前的水平线上。尽管房价统计方法的落后(中国采用的是平均数,而不是国际通用的中位数),但是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终于给了杭州房价一个小小的“公道”:今年1月份杭州终于成了官方认可的房价环比下滑城市,尽管公布的降幅仅为0.1%,但至少开始承认杭州房价的下降。
2月28日,《经济观察报》刊发了题为《北京杭州差在哪?二手房是把尺》的新闻,生动地反映了全国舆论在“马年第一降”之前与之后的认知转变。因为这个标题的第一个潜台词是,杭州楼市可以与北京相提并论;第二个潜台词才是,原来杭州楼市与北京竟然是有差距的。这篇文章梳理了两组很能说明问题的数据:“二手房交易数据展示了这两个市场的巨大差异。这一年,北京二手房成交了16.3万套,而杭州市区(包括萧山、余杭)的二手房交易套数约为4万套。以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总量来衡量城市的总需求量,北京超过28万套,杭州则是超过12万套。”
每次面对大牌房企领袖或经济学家时,很多杭州媒体从业者通常都喜欢问这样的问题:在您看来,杭州属于一线城市吗?现在,披着一线城市外衣的杭州房价,终于被打回了二线城市的原形。但不能否认的是,杭州住宅项目的开发品质与户型精细化设计总体上在全国都是一流的。这一切对于购房者来说,都是幸事。杭州人可以继续骄傲于这座城市还在继续盛产精致的房产品,而且不必像过去那样戴着“高房价”这顶虚荣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