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涂料市场内假冒伪劣横行关键原因

提要:过去的2013年里,全国各地相关部门整治涂料行业的新闻成了媒体常客,抽检不合格、查处造假售假、涂料质量问题各种消息可谓是应接不暇。其实,我们应当看到质量问题并非涂料行业“专利”,造假售假也不止涂料行业一家。

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点击进入

  过去的2013年里,全国各地相关部门整治涂料行业的新闻成了媒体常客,抽检不合格、查处造假售假、涂料质量问题各种消息可谓是应接不暇。2014年伊始,大家都盼着有一个好的开头,新的变化。但这边广东立邦涂料造假的幕后黑手还未查清,2014年1月又爆出贵州立邦、多乐士、三棵树等涂料品牌遭仿冒的新闻,紧接着在湖南省工商局2月通报的2013年四季度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结果中,来威漆、紫荆花、华隆、沙漠绿洲、汉高等12组内墙涂料样品不合格;随后上海还披露了不良商家利用天猫网店公然销售假冒涂料的新型造假售假犯罪手段……着实令人唏嘘。涂料市场难道就真的“无药可救”?

  其实,我们应当看到质量问题并非涂料行业“专利”,造假售假也不止涂料行业一家。从古至今,商业诚信始终是人类社会一道复杂的考题,昧着良心赚钱的个人和企业从来不缺。问题在于企业是否以身作则,维护着市场的良好运行和公平竞争;是否对虚假行为“零容忍”,做好与失信现象长期对抗的准备。如果许多企业都无法做到,那这个行业就会留给人们负面消极的形象,在发展前途上困难重重。近年涂料行业日渐萎靡不振,除了市场格局环境的变化,与行业诚信危机、造假猖獗、消费者信心丧失也分不开关系。而造成涂料市场内假冒伪劣横行的关键原因,是“天高皇帝远”的监控环境和侥幸心理在作祟。

  涂料市场难道真的“无药可救”?

  首先,涂料产品作为生活必须品和耐用商品,既与我们家居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使用时间长,购买频次较低,单位价值较高。因此也成为不少不良厂商投机取巧、牟取暴利的谋生工具。由于涂料在外观上普通消费者无从分辨真假,且施工周期长,甲醛、铅、苯超标等关乎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产品问题,通常要在实际施工时才有所察觉。如果油木工为节省成本使用廉价的劣质涂料,变相给不良厂商“为虎作伥”,那可能要等业主入住甚至更长时间后才会发现问题。

  而消费者一般这时只能自认倒霉,即使有部分业主投诉追究,调查取证和责任归属的过程也将变得非常困难,追回损失的成功概率也很低。不良厂商正是利用了涂料的这种商业属性,摸准了消费者大多无暇追究的心态,得以在万恶的涂料假冒伪劣土壤里蔓延滋长。而涂料产品问题发现的“周期长”还间接导致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难”。

  有关部门对涂料产品管控力度不严,也是涂料市场混乱不堪的原因之一。在很多新闻中,我们经常看到只有当接到市民举报或出现问题、重大事件及媒体曝光的时候,造假窝点和问题产品厂商才被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或进行处罚;很少听闻有关部门主动出击查办造假和问题涂料厂商的事情。而且涂料产品质量问题隐蔽、需要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检测,结论时间往往滞后问题产生时间,都使有关部门在涂料产品问题上面变得被动——只能是出现一拨打掉一拨。另外,对待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和财产安全的涂料质量,大多数有关部门应该还是例行公事,进行季度性的行业质量抽检。

  好似一阵风,“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给了无数问题厂商苟延残喘的机会。还有涂料市场“省-市-县-乡”逐级递增的渠道模式也给有关部门想监控到位造成了一定困难。部门只有一个,往往监察只能落在大企业和品牌店上,最后无形中给了那些处于管控死角的问题小作坊、小店面生存生存壮大的空间。

  凡有经济资本的地方就会有“野心家”。有关部门的监控薄弱在其他消费行业也同样存在,涂料产品质量问题不易察觉的特点像家具、家电、卫浴等也有共性。可这些断断不能成为涂料厂商们推诿责任、袖手旁观的理由。有些涂料企业和厂家埋头只顾研发生产和开拓渠道销售,却对市场终端发生的仿冒事件熟视无睹,对自己的分销商疏于沟通管理,对潜在的质量诚信问题不够敏感。这般的涂料企业不清楚市场最真实的情况,无法及时听到消费者心声,没能及时消解经销商的困惑和错误。这种放任自由发展的终端管理,连同有关部门鞭长莫及的行业监控,无疑会让一些长期单打独斗的经销商有“天高皇帝远”的感觉;面对日益困难的市场局面,又在缺乏企业引导和可参照策略的情况下,这部分经销商便容易逾越法则,铤而走险糊弄消费者,甚至自立门户干起仿冒造假的勾当。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