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应到集成,探索中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中国住宅产业化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10年来,很多人都憧憬过产业现代化实现之后的美好景象,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构思去往美好愿景的路该怎么走。叶明告诉记者:目前的局面是,无论部品还是技术,整个产业化链条上呈现出的是“一盘散沙”的形态。

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点击进入<>

  中国的住宅产业化之路在哪里?该如何实现?
  中国住宅产业化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10年来,很多人都憧憬过产业现代化实现之后的美好景象,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构思去往美好愿景的路该怎么走。回顾过去的10年,业内人士为推进住宅产业化一直在致力于住宅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并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在住宅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应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在现阶段,如果还仅仅停留在这种方式上,已不能适应住宅产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住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该如何走,并没有找到一种可行的操作模式,并且是易于被复制和广泛推广的具有普适性的模式。这无疑是当前踯躅不前的重要缘由。

  住宅产业化基地,正是对产业化路上遭遇的种种问题的“实验室”。全国范围内现有的10个试点基地,正按不同的类型进行着不同模式的探索。

  日前,记者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技术与产品处处长叶明,他一直为住宅产业化基地的试点工作而忙碌,也一直为寻找住宅产业化的合理模式而苦恼。在不断批判和反思之间,他向记者描述了他的构思,由部品供应商向集成商的转变,由试点基地到布局全国,产业化的推进宛如一副巨型战略沙盘,呈现在记者眼前。

  “一盘散沙”成为制约产业化进程的瓶颈
  显然,中国目前的住宅产业化状况是不尽如人意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叶明告诉记者:目前的局面是,无论部品还是技术,整个产业化链条上呈现出的是“一盘散沙”的形态。这种“散”表现在:我国的住宅建设,主要由施工企业采取总包或分包的方式独自完成。产品生产企业主要以销售产品为主,由于缺乏工程应用的必要环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品生产与住宅建设脱节,产品的使用与工程技术脱节,致使住宅的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出现工程质量问题,责任难以追究。

  以一个住宅项目电气设备为例。一套住房里,所有的大小部品和部件,如电源开关、断路器、管线、插口等都是向不同的供应商采购的,再由不了解这些产品的建筑工人和装修工人进行安装和改造。电气是这样,上下水管道、门窗等部品几乎都是这样。一套住宅里的一套系统可能采用了若干家不同供应商的产品,没有系统的技术集成和整合。

  这种模式造成的结果是:供应商仅仅是提供商品,并没有提供技术和安装,更别提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建筑主体进行设计调整和技术升级了。这样,产品与产品之间是零散的,部品与住宅开发建设之间也是脱节的。与此同时,整个住宅建筑产品市场也是“各自为政”、零散无序的情势。在这种局面下,当然难以形成推动产业化前进的整体合力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零散的商品供应模式使普通购房者在遇到质量问题时,难以找到一个责任主体,利益受到了损害。

  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的紧密连结和高度集成,既是迫切之需,也是突破瓶颈之策。

  集成,绘制产业化的战略沙盘
  “只有技术集成,才是解决产业化困境的根本方式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叶明所说的这种集成,主要包括技术与部品的集成,以及部品供应与住宅开发的集成。

  这其实是一个完善和延伸产业链的问题。他描述说,“产品供应商”一旦转变为“集成商”,局面将完全改观。一套住宅或者整个住宅项目将全部由一个部品商集约化供应,他不仅仅是生产和销售商品,还要提供与之相关的技术、安装等服务。这样,他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的产品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在开发设计的一开始就参与进去,进行策划和调整。一方面,既能完善地与建筑本身相结合,又能与前期各环节相关联;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和制定低、中、高不同档位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而购房者在遭遇质量问题时,也能直接找到这个唯一的集成商,有效地解决问题。

  他介绍说,国外普遍都已遵循这种模式,发达国家的做法是,住宅建造商将住宅按部位划分为若干部品进行工程的组织与实施。各类部品均由不同专业化的制造商通过设计,在工厂制作与集成后,到现场进行安装,并负责后期的维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各部品生产企业间分工明确、界限分明,并形成相应的协调有序的施工组织。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住宅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而且使各生产环节形成有序的生产流程。同时,也有利于建筑设计、住宅开发、部品生产、施工安装等能够进行有机的组合,形成有序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体系,优化住宅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目前我国还仅仅在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进行这种实验和探索。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建立是从2001年开始试行的,到2006年6月原建设部正式批准下发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之后开始正式实施,至今在全国先后批准建立了10个产业化基地(北新集团、青岛海尔、温州正泰、天津二建、山东力诺瑞特、长沙远大、合肥开发区、深圳万科、南京栖霞、深圳市政府)。

  这10个产业化基地主要分为3种类型,即开发企业联盟型、部品生产企业型和综合试点城市型。开发企业类型的产业化基地,主要从住宅结构体系技术入手,研究开发新型工业化的住宅建造方式,完善住宅成套技术体系以及成品房装配式装修成套技术;部品生产企业型产业化基地,主要以提高企业核心技术与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装配化、工业化水平和工程化能力,积极延伸产业链,逐步从供应商向集成商转变;综合试点城市型产业化基地专门成立工作机构,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制定本地区的住宅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围绕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在这三类产业化基地中,前两类基本实现了各自领域内链条的完善,开发型基地建立起设计、建造、监理、物业等完整的链条,部品类则具备了技术和产品的集约化供应。同时,在布局上,也着重考虑了三者之间的有效关联。要求部品与作为龙头的开发结合,技术上有沟通,产品上有调整,如山东力诺瑞特与万科集团签署战略联盟后,在设计建设方案中,太阳能企业就参与进来,做出预留和设计调整。而作为试点的城市主要提供政策上的探索和支持。

  改变“一盘散沙”的局面,唯有实现部品的集成、部品与开发项目的集成,链条的各自完善又相互关联。同时,三类试点基地逐步建设成型继而推广开来。

  “集团模式”的探索
  与此同时,叶明还向记者详细描述了另外一种模式:“集团模式”。

  简单说来,即是某一个大型的集团,其内部形成了产业化的一整套完整链条,能完成一个住宅的所有环节,包括部品的研发制造、建筑的设计、工程的施工等,实现“一站式”、“一条龙”式的流程结构。在这个集团里,所有的理念、技术都能通过各环节的有效沟通,得到淋漓尽致的实现。对企业来说,这是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对行业来说,是整合优势资源、优胜劣汰的结果,走向有序和规范的转变;对产业化进程来说,则构建了一个重要依托,是一种完美的模式。这种“集团模式”,有别于以往的产业联盟形式,是将各方利益和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利益主体和技术的集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叶明也曾向一些业内人士提及过这种设想,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记者疑惑在实际操作中,必然对企业实力、行业环境、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对此,叶明十分乐观。他说,我们正积极筹划,现在已经考虑在某个基地进行这种模式的试点。“建筑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模式是可以的。只要培育出了一个成功的模式,就能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不断复制,很快就会蔚然成风,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但是目前还只是一个构想。”记者说。“不仅仅是构想,你等等看,目前有的企业集团已自发地、自觉不自觉地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如果政府再加以引导,很快就会实现,让我们共同期待。”他莞尔而笑。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