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or不限,90平方米差价70万 限价商品房

  自住型限价商品房,看到这样的名称,你是否会晕一下?

  据报道,2013年北京计划建设2万套自住型“限价”商品住房,由于每平方米房价已设上限,单套总价基本限定在200万元以内。

  同时,有关部门仍承诺,今后北京每年都将投放此类限价商品房,并占新建商品住房市场份额的40%到50%。房价高企的今天,保障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限价商品房”却给市场带来新的冲击。限了价的商品房,能和普通商品房一样吗?这块打折蛋糕,先吃上的又会是谁?

  限or不限 90平方米差价70万

  说起来,限价商品房,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

  早在2006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就曾提及“限价商品房”概念。据媒体报道,时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苗乐如解释,限价商品房是通过在土地项目招投标时,为其设定最终的销售限价。

  这一表述,与2013年推出的限价商品房并无二致。

  不过这一概念并未在7年前成为现实,2007年出现了“两限房”,一种介于保障房与商品房两种体系之间的产物。巧合的是,在已有的“两限房”房本上,其房屋性质亦注明“限价商品住房”。

  此“限价”非彼“限价”,按照有关部门的解释,自住型限价商品房可视为“单限房”。2013年9月4日,朝阳区豆各庄地块成交,单套房屋不能超过90平方米,每平方米价格不能超过2.2万元的规定,相当于界定了单套房价不超过200万元。而目前该地段普通商品房,房价已升至3万元每平方米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一套90平方米的小三居,“限价房”与普通商品房,差价约在70万元左右。

  这笔账人人会算,这样的香饽饽,谁能先尝?面对这一问题,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曾解释,自住型商品住房管理办法有望近期出台,限价房将面向自住型、改善型住房需求家庭,保障房轮候家庭可优先购买。

  但是这一解释,很难与现行保障房体系相匹配——按照目前北京市对保障房申请者的高限标准,两口或三口之家的申请门槛为“年收入8.8万元,家庭总资产57万元以下”。显而易见,如果申请者严格符合保障房申请标准,则没有能力“优先购买”更为昂贵的“限价商品房”。

  与此同时,限价商品房能对房价高企的现状作出何种影响亦难预料,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提到,“限房价、竞地价”没有涉及土地制度这一核心问题,因此很难解决房价问题,反而可能产生庞杂的监管分配机制。

  一贯对行政手段干预反感的房产界“大炮”任志强,也直言反对限价商品房政策:“这种政策以价格为起点的所有调控政策,就是要把国家或者人民公共的财政权利,通过价格的方式转移分配。”

  【正说】

  “不要反对一切,屌丝也能有春天”

  Warboy(网友,在水木BBS上,该网友发帖称给“屌丝”一点信心):最近老有人说限价商品房是体制内福利,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些说限价房是体制内福利的,不知道你们究竟有没有了解过限价房。目前卖过的两个限价房项目,一个是长阳国际城,一个是梧桐苑。符合北京购房政策就能购买,连家里已有一套房的人群也能购买。

  我有很多朋友都买到了这两个项目,购房的时候都是刚刚工作两三年的小年轻,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体制内。事实上,长阳国际城最后开盘的800套,连二套房的人群都通知去选房了,因为首套房人群都选房完毕了还有得剩。而梧桐苑也是,3000套房一次性开盘,想买的人都能买到。

  有人说200万元的房子是保障人群买得起的吗,但是这个房子根本就不限定购房人群收入的,首付60万,两口之家多凑凑一般还是能凑出来的,再说了,不还有沙河限价一万四的地块吗,80平方米的话,总价110万元左右,首付30多万就行了。有钱就买好的,没钱就退而求其次,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只要肯关注相关楼盘开盘信息,能买到的几率还是相当大的。

  王博(化名,“两限房”业主):我觉得现在网上有种倾向,就是什么政策一出来,大家立即就反对。这个倾向当然不是没有道理,但我觉得这毕竟是虚拟世界里的人,跟生活中现实人的思路还是有不同。我总觉得,看到一个政策出台,应该会想到,这个政策能不能有利于自己,说难听点,我能不能利用一下这个政策。

  比如说10年前的经适房,确实政策有些问题,但你不能否定,还是有很多人从中得到了帮助。如果当年不买经适房,其中有些人没准到现在也要租房住。所以我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觉得,不要反对一切,屌丝也能有春天,关键看你能不能把握。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刚开始“两限房”政策出来,也有很多人说这个不可信,都是给有背景的人准备的,身边有很多需要房也有资格的人,就是不申请。但我当时就让爸妈提交了申请,最终也顺利买到房,我们也没有什么背景啊。

  现在限价房还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就劝我身边的人,如果有需求,先试试再说。

  【隐忧】

  “公开所有购买者,就能防止走后门”

  希望之下亦有隐忧,早在2006年,就有业内人士指出,开发商对于限价商品房的热情并不乐观。追求高收益的开发商,是否会用“低价低标准”操作限价房项目,也很难预料,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还要增加许多行政审批管理职能。

  事实也印证了这种隐忧,北京房山长阳国际城限价房项目落成后,就出现过“学区”争执。各地业已建成的“两限房”项目中,也屡曝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应如何预防,出现问题如何解决,亦是限价商品房面临的挑战。

  彭海(海淀区居民,关注保障房项目):限价商品房对于我来说,还是挺有吸引力的,因为保障房真的摇不上号,而且现在“四房合一”了,政府的意思,就是先用公租房过渡,再转向“两限房”或者其他形式。那我宁愿多借一点钱,直接买一套归自己的房。

  其实今后能不能卖,卖了要交多少钱,这个我还真不太关心。我比较关心的是两点,一个是房子的质量,听我买了两限房的邻居说,两限房的质量普遍很一般。而且你去找开发商,开发商一般的回应都是“觉得不好你可以退房”,这种完全是在推脱责任,我觉得既然这次已经明确是商品房,这方面应该严格控制。

  另一个是出租问题,据说限价房以后规定,几年内严禁出租,我很支持。但能不能执行,我很怀疑,希望政府可以给个承诺。

  陈女士(石景山区居民):我比较关心,选房能不能公开。现在市面上,定向销售的房子还是有的。比如我老公他们单位,前一段就在昌平那边搞团购,据说那一片的商品房,都只定向销售给周边企业员工。只可惜房子实在太贵,我们买不起。但我打听了一下,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国企、央企,你说里面有没有猫腻呢?我就怀疑。

  所以这次搞限价商品房,开发商会不会也搞个名堂,需要那个将要出台的管理办法明确一下。我建议公开所有购买者的信息,这样就能防止走后门。买房已经享受了优惠,公开一下,正常的购买者也会同意的。

  【围观】

  救助“中等收入”有失社会公平

  邹琳华:在限价低于市场价的条件下,这中间存在巨大套利空间。谁能买到自住型商品房,谁就获得巨额现金补贴。既然都是补贴,为什么不取消限价,再直接拿钱给购房者,以便公开和监督?如果非要采取限价的方式,只有完全封闭运行禁止租售,才能堵住黑洞。

  芋头老参:这样的限价房相对于周边的真正商品房,极有可能存在较大的价格差,这样的限价房如果对于中低收入者“人人有份”或许不会有较大的社会反响,他们都需要适当救助嘛。可低工资人群一万一平方米也买不起,中等收入买得起,光救助他们又有失社会公平,且不说有权者寻租窃果实了。

  林松立:以前是每年千万套保障房,现在是限价房。最可笑的是,我看到很多资深人士据此分析房价。当年保障房计划公布时,他们分析这分析那,就忘记了一点:有时别把政策当回事。

  地产策神李柏:限价房如果限最高价,往往纵容了企业,于是定价会尽量往上限靠,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双限法”也许更科学,既限单价、又限总价,甚至应该限利润率。(主笔:吴楠)

关键词:人物观点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