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跨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有了省级平台
今日(13日)上午,即墨和禹城、青岛高新区和东营市分别签订4000亩、1980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协议。这是山东省土地和矿业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后,全省第一宗通过省级平台开展的指标交易,意味着山东省在建立城乡统一的资源要素市场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许多地方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无法在本区域内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而全省后备土地资源呈现不平衡特点,西部地区多,青岛、淄博、枣庄、威海等市土地后备资源缺乏,跨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市场空间较大。
目前全省耕地后备资源约165万亩,每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18万亩左右,近年来跨市指标交易规模在3万亩左右。但通过双方协议交易,存在着交易不规范、渠道不畅通、价格差异大、缺乏统筹规划等缺陷,想买指标的找不到卖方,想卖的找不到买方现象很突出。除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省土地和矿业交易中心也是存量建设用地挖潜节余指标以及矿业权出让、转让的交易机构。据了解,省级土地、矿业权交易工作,在我省尚属首次。
同时成立的省级土地储备中心和省土地储备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是新鲜事物。省土地储备中心隶属于省国土资源厅的事业单位,是省级土地储备工作组织实施机构,省土地储备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土独资企业,是省级土地储备工作具体运营机构。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土地储备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开展省级土地储备、融资和开发建设,通过土地资本运营,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经济发展特别区域,推动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和生态经济建设,逐步形成以地产带开发,以开发带产业,以产业带城镇化,又以城镇化促进地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赵洪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