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在重要敏感地区新建项目 设计方案须通过三维审批
提要:自3月1日开始,上海将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三维审批规划管理试点。
今后,在上海的人民广场、小陆家嘴地区、历史风貌区等重要地区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将对报送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及三维模型电子文件进行审核,并综合审核结果做出行政审批。
自3月1日开始,上海将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三维审批规划管理试点。
所谓三维审批规划管理,是指在项目行政审批管理阶段,利用三维仿真技术把待审批的规划方案放到三维模型中比对,以便直观地了解方案的优劣。相关人士表示,相比平面方案,三维模型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工程项目与周边建筑在体量、高度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对相邻居住环境是否会产生影响等内容。
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去年完成了三维审批机制、平台建设以及外环以内630平方公里地区的现状三维基础建模工作。在此基础上,出台《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三维审批规划管理试行意见》,规定自今年3月1日起,对重点地区的公共设施(商业、办公、酒店等公共建筑)建设工程,启动三维审批规划管理试点工作。
这些重点地区包括浦东小陆家嘴地区和浦西外滩地区在内的中央商务区,人民广场、市级副中心等主要公共活动中心以及中心城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苏州河和黄浦江中心城区段两岸、淀山湖风景区等景观风貌要求较高的敏感区域;此外还包括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或地上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酒店以及对城市空间影响较大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