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C研究:最艰难的日子过去 行业发展呈五大趋势

提要: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从低谷逐渐回升,房企最难熬的日子已然逝去。绿地、保利、中海等企业紧随其后,绿地、保利今年前十一月累计销售金额均超过900亿元,按照当前的销售速度,年内千亿销售业绩有望达成。

  (评论员/崔宁宁)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从低谷逐渐回升,房企最难熬的日子已然逝去。从行业发展轨迹来看,企业竞争环境不断加大,不同规模企业间分化加剧,优胜劣汰特点愈加明晰。龙头企业表现可圈可点。它们在复杂的新形势下表现出来的对企业精准的操控能力,值得我们关注。从整体行业发展趋势上综合来看,今年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几个趋势:

  资源优势驱动,国进民退特征明显。市场调控期内,行业发展的最为明显的趋势是国进民退。依托母公司的资源平台,国有企业在融资渠道、拓展布局、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均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从国有企业的销售业绩来看,在TOP20企业中,2009-2012年间国有企业业绩复合增长率为40.33%,增速快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经历了2011年冷淡的市场之后,2012年国有企业对机会的把握也更为准确,业绩增速达到了37.20%,远远超过TOP20平均水平的14.64%。而销售面积的变化亦十分类似,在TOP20企业中,2012年国有企业的增速达到了34.41%,亦是远远超出TOP20的平均水平。同时,四年间TOP中国企的销售面积复合增长率也达到了26.15%,也快于TOP20的整体增速。

  行业分化加剧,集中度日趋上升。虽然2010年以来受调控影响房地产市场成交表现不佳,但龙头企业凭借其自身优势逆市突击,呈现出弱市中强者愈强的趋势。

  回顾近四年来前三季度TOP50销售业绩排行榜,TOP10及TOP20企业集中度持续攀升。在长期处于震荡中反复的房地产市场中,规模领先企业的销售业绩具有更好的成长性。而中小型企业在资源、融资渠道、人才储备方面相对落后,同时限于企业规模,在品牌建设、布局战略等方面也受到掣肘,市场份额逐年缩小。

  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销售金额全国TOP10企业市场份额达到14.07%,比2011年TOP10全年市场份额高出3.4个百分点,比2010年全年高出3.94个百分点。销售面积方面,相比于2011年全年,2012年前三季度TOP10企业及TOP20企业市场份额分别增加2.75与3.57个百分点。结合销售金额,房企在销售面积上的表现进一步证实企业业绩稳步提高,综合实力加强。

  规模企业业绩持续增长,千亿企业有望过五。尽管2012年市场背景持续走紧,但龙头房企持续发力,紧抓市场窗口期,通过快速调整经营策略、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实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销售业绩保持持续增长。除万科以外,今年绿地保利中海万达的表现也极为突出,与行业老大万科的差距逐步缩小,今年千亿企业有望过五。

  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 1035.2 万平方米,销售金额 1100.2 亿元,累计同比增长了9.2%和 1.8%,率先突破千亿大关。11月万科再创171.3亿元的好业绩,稳坐龙头老大的位置,今年的销售额有望突破1400亿元。

  绿地、保利、中海等企业紧随其后,绿地、保利今年前十一月累计销售金额均超过900亿元,按照当前的销售速度,年内千亿销售业绩有望达成。中海今年前十一月累计销售金额为878亿元,若最后一月政策不再加码,企业加大推盘和营销力度,也有可能突击完成千亿的销售业绩。此外,万达2011年总收入为1051亿元,年初万达制定的集团总收入目标位1160亿元,虽然今年前三季度完成销售业绩为470亿元,但由于万达业务的特殊性,其持有物业超过1000万平方米,并涉及娱乐等其他业务的拓展,因此万达其除了房地产销售性收入外,因此还有大量的额外收入,企业的整体收入规模再度超过千亿基本无忧。

  追求纵深发展,房企与资本结合愈加紧密。根据CRIC监测的103家房企的融资情况来看,2012年以来,企业的融资动作和力度明显加大,2012年1-10月总融资额度高达204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从月度走势来看,今年融资出现3波小高峰,一波是在2-3月份,一波是在6-7月份,一波是在9-10月份。而去年仅1月份和10月份融资力度较大,这也充分说明了今年企业对资本这块的重视。

  此外,今年融资货币中美元占比较高,尤其是10月份融资货币中美元占比高达58%。而从今年主要的融资事件来看,银行贷款、票据债券成为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分别占了总融资额的41%和32%,而其中外币融资额占了分别占了45%和58%的比例。而信托贷款规模出现明显回落,说明国内的整体融资环境仍未有明显改善。因此赴港上市融资成为了内地房企的重要融资渠道。在四季度国际资本市场日渐宽松的契机下,众多房地产企业都寻求在香港证交所上市,旭辉、新城在11月份先后开始招股,此外,瑞安拟分拆上市的“新天地”和江苏金轮集团也正在上市的路上。

  规避风险,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一方面这是市场背景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发展布局来看,不少全国性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的房地产开发,开始拓展海外业务。绿地、万科、碧桂园等企业均提出了海外发展计划,其中绿地、碧桂园、鑫苑置业已经在海外有项目在建,预计最快将于明年上市。

  从发展的业务范围来看,为了规避风险,房企的发展方向更为多元化,今年以来企业的多元化发展脚步加快,转向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商业地产、一级开发等等,尤其是旅游地产开发,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热点,保利、佳兆业等企业纷纷大举进军旅游地产。而曾陷入

  困境的绿城,2012年以来更是奉行多条腿走路的策略,除了扩大传统的代建业务外,现代农业、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均成为其下一步企业发展的重点。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