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博物馆工程绿评焦点——贡院明远楼附近7棵树保不保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科举博物馆工程绿评焦点——贡院明远楼附近7棵树保不保

  科举博物馆一期工程绿评会,昨天在秦淮区举行。这也是南京实施绿评以来,涉及树木数量最少的一次:原本方案中也只涉及到20棵大树的去留,后来,经过优化又减少了7棵。因此,根据昨天提交给13位绿评员的方案,只需要迁移12棵树、淘汰1棵。

  然而,位于贡院门口的7棵树,到底要不要保留下来?绿评员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这成为昨日绿评会的争论焦点。

  争论

  7棵大树是走还是留?

  涉及树木数量并不多,而且通过优化,需要迁移淘汰的数量从20棵减到13棵,保下了1/3。本以为这场绿评会很平淡,没想到,就是这保留下来的7棵树,却引起了绿评员们的争议。

  正方

  “树与建设发生冲突,在内心里很难取舍。”秦淮区人大代表、绿评员周仁权说,科举博物馆工程提升了夫子庙的档次;而这些树,饱经风霜,长成这么大很不容易,对它们要有敬畏感。

  在江南贡院院长周道祥的眼里,明远楼附近这几棵树,虽然歪歪倒倒,有的外观形象不太好,但有它们存在的意义。这次能够想尽办法,多保几棵,很不容易。

  它们有存在的意义

  反方

  “这7棵树,是不是一定要保留?”市民绿评员穆小星说,贡院门口的十几棵树包在小黑屋里20来年,有的烂成了空心,有的树因原先的生长空间太小,被挤得歪歪扭扭。

  专家绿评员、江苏华东建设集团研究员级高工樊有维也赞成这个观点,“不能为保留而保留。施工对浅层土壤改变比较大。如果工程完成了,这7棵树也完了,反而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他认为,7棵树还是以迁出为好。

  不能为保留而保留

  建议

  绿评提前介入设计

  建设与保树完全可以融合

  “建设方案都定了,工程已经奠基了,现在再来进行绿评,我们只能接受。”南京市政府参事、园林高级工程师李蕾也是昨天的绿评员组长,让她觉得遗憾的是:如果在整个工程的规划之初就进行绿评,可能会保留下更多的树、将建设与保树的关系处理得更好。

  李蕾说,这也是南京第一次非交通工程进行绿评。以前的道路工程、地铁工程,受空间条件限制很难避让,但建筑不同。她建议,在方案制定的阶段就应该明确,哪些树是可能动的,世界上有很多好的典范,建筑与树完美融合,如果在做方案时考虑到,完全可以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建议以后对建筑工程的绿评,应该提前介入。不要等到方案都确定了,再来谈有几棵树可以保留。

  另外,博物馆工程将在地下建四层,上面复土层不可能很厚,复绿时能种多大的乔木,土壤是否可以给植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这些都需要细化考虑。通讯员 秋光训

  现代快报记者 孙兰兰

  方案

  12棵大树迁往翁家营

  科举博物馆工程所在的夫子庙地区,房屋建筑众多,因此绿评涉及的现有树木并不多。主要是贡院门前及两侧有一些大树。最初,整个方案涉及40多棵树,但二期工程至少要等两三年后才会实施,因此,绿评员前期实地察看时建议,此次绿评只针对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以后再评。

  根据统计,一期工程共涉及20棵树可能要动,19棵法桐、1棵刺槐。不过,经过优化,昨天拿出来的方案中,绿评员们看到,7棵法桐通过方案调整予以保留,12棵法桐因工程建设需迁移,1棵刺槐建议淘汰。

  记者了解到,迁移地点选择在翁家营,位于京沪高铁两侧,规划中这里将成为一片1万多平方米的绿地。计划明年春天树叶发芽前进行迁移。

  未来复绿新增400棵

  博物馆的工程完成后,这里的绿化建设将怎么做?昨天的绿评会上也拿出了方案。

  科举博物馆的理念就是“人文绿馆”。植物配置要比现在丰富很多。乔木选择银杏、松树、槐树、朴树、白玉兰、栾树等;小乔木配合古建群落选择金桂、龙爪槐、桂花、红枫、海棠、日本晚樱、紫薇等色叶及开花类苗木;灌木选择早园竹、慈孝竹、南天竹等;地被类选择麦冬、矮生百慕大和黑麦草等。

  通过整体恢复,新增树木约400株。

关键词:

宏观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宏观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