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房企增长速度下滑 开发商陷"集体焦灼症"

  行业外部和内部大环境的偏负面变化,房地产业及房企增长速度的下滑,正成为套在开发商头上的“紧箍咒”。

  房地产业已热闹了十多年,从没像当前这么闹腾与惶恐。

  从市场面看,怪象有三。一是地热房凉。地王之多、地价之高,除了1992年—1993年的海南、北海,已超过近几十年来任何一个时期,就连2007年、2009年—2010年这些著名的房地产热潮年头,也赶不上刚过去的几个月。即便春节前后,地方政府也一反常态,大规模推地,来满足开发商的饥渴欲望。与之相对应的是,部分城市房市降温的迹象,越来越趋显性化,而往年一季度房贷大规模放水的现象,今年了无踪迹。地热房凉,到底是购房者傻,还是开发商笨?

  二是区域分化。不同区域的市场表现,分化程度史无前例。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的房价飙升,与温州与鄂尔多斯的房价大跌同存,更多的三四线城市房市则是一片沉闷,供大于求的格局制约着房价上涨幅度。关于三四线城市空城、鬼城的报道不绝于耳,关于三四线城市即将崩盘的预言充斥舆论。

  三是预判分歧。当前,各界对于2014年房地产市场走势的观点,存在巨大差异,看多者和看空者都不少。近十年来,看空者多为业外人士,但近期也有部分地产大佬看空市场。比如,王石说今年楼市“形势不妙”,王健林对今年楼市不乐观,更值得关注的是,连自称看多房价十几年的任志强,也警示其他同行不要对2014年太乐观。

  从房企层面看,折腾有三。其一,很多房企感到困惑,区域布局忽左忽右,2010年-2011年众多房企逃离一线城市,涌入三四线,去年则重新杀回一线,地产巨头自不必言,年销几十亿的地方房企,也雄心勃勃的将京沪拿地作为战略目标。却不知,一线城市的高利润与高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如若不信,可打听一下2010年在上海拿高价地而在2011年卖低价房的开发商,曾经是多么的痛苦。

  其二,地产股的沉沦。去年下半年以来,主流地产商业绩靓丽,但地产股表现萎靡,明显跑输大盘,万科等股价居然已跌回到2011年底的水平——也即本轮楼市复苏之前的低谷水平。其中一个因素是,很多机构投资者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或即将迎来重要的行业拐点,好日子很快将过去。虽然笔者仍坚持至少未来五年楼市不会崩盘,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将在未来几年见顶,地方政府将不再以“GDP论英雄”,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趋降。

  其三,企业战略重塑。行业外部和内部大环境的偏负面变化,房地产业及房企增长速度的下滑,正成为套在开发商头上的“紧箍咒”。在此形势下,不必说中小房企迷茫而不知所措,就连大房企,也心生惶恐。郁亮带着万科高管频频考察阿里、腾讯、海尔、小米,传统地产业与新锐产业的合作,似乎箭已上弦。另外,万达进军文化产业、恒大卖矿泉水、世茂入股申银万国、诸多房企入股银行、进军海外房地产等,都在预示着地产巨头们的焦灼与谋变。

  总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由高增长转入中增长,调控方式与住房制度的变革,房地产业生命周期的更迭。在这几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中国房地产业自2011年就已告别“黄金十年”,虽然已经拉开“白银十年”的序幕,但只有与时俱进、顺势谋变的房企,才能走得更远。□杨红旭(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