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电影≠真科学 《2012》没啥可怕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好电影≠真科学 《2012》没啥可怕

  “看到我面前球形玻璃缸里的水了么?我将用它模拟全球大气运动,很神奇的哦!”美国新泽西自由科技馆的副馆长罗萨·卡特拉(Rosa Catala)在台上做着演示,台下100多位南京大中学生和气象爱好者看得聚精会神——几乎忘了罗萨老师和她的讲台其实都在地球另一头的美国。昨天上午,由美国新泽西自由科技馆与江苏科协、省气象局携手举办的首次国际科普连线活动在宁举行。

  在这次以“极端天气”为主题的连线活动中,很多小听众对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说”非常关注,也提到了电影《2012》。美国的两位专家非常风趣地从科学角度作出了解答。

  远隔万里 课堂照样能互动

  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绍东介绍,近年来各种“几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极端天气频繁肆虐地球,全球可谓是“水深火热”。此次美国新泽西自由科技馆与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气象局携手举办的国际科普活动,将主题定为“极端天气”。

  省气象局平时用来发布重大天气新闻的发布厅,昨天被布置成了网络课堂。借助网络和中美两边现场的多台摄像机,来自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等校的学生,能与大洋彼岸的美国新泽西自由科技馆副馆长罗萨·卡特拉和科学老师芭芭拉·博瑞,“万里之遥如对目”。

  特大雷雨怎么形成,专家现场模拟

  别看远隔万里,两位美国科普教育的专家却一直没停过与南京学生的互动。放动画时随时提问,展示大气运动时,用电子笔手写重点。现场讲座部分没有同声传译,可同学们居然都能听个大概,通过画面领会意思。

  罗萨·卡特拉馆长别出心裁地用一缸水来模拟全球大气运动,在现场进行了一次模拟雷雨天的演示。她把盛着热水的小容器放到盛着冷水的大容器中,模拟了冷热气团相遇,冷气团下沉热气团上升的景象。

  “在座的哪位读懂这张气压图?”罗萨·卡特拉再次抛出问题,南京这边的工作人员立即把事先打印好的气压图发给同学们。南外的同学用英语流利地回答了问题,并分别指出了低气压和高气压的位置,赢得罗萨·卡特拉的称赞。

  科学老师芭芭拉·博瑞教孩子们从基础气象知识入手,了解到底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极端天气,提到了不少美国的天气特点,但特别注意用南京同学身边的例子:“从这张南京的气象云图上,大家能报出南京的气象实况么?”“南京的海拔与高原的海拔有什么不同?”……她总是不断抛出各种与南京有关的问题。 

  全球变暖并不必然导致极端气候

  现在一有极端天气的新闻,就要提到“全球变暖”。有同学好奇,这两者有必然联系吗?

  芭芭拉·博瑞: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举个例子来回答,去年,美国有个地方发生了火山喷发,按照正常推理这个地方以及周围的气温会升高,但是与人们的料想相反,实地调查显示,这些地方的气温却在降低。所以,我可以这样说,全球变暖与极端气候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的联系并不是必然和直接的。

  现场还有中江网网友提问:“很多灾难造成严重损失也是因为预测不准,目前美国的预测机制是否先进健全?有何经验可供我国借鉴?遇上极端天气,我们是否需要迁移或者做哪些防范措施?”

  芭芭拉说:“美国对极端天气的预测比十年前先进很多。遇到极端天气时,人们应当先救命,与家人亲人在一起,然后再保护财产。”

  关于《2012》,好电影≠科学

  “虽然危地马拉的玛雅人已经否认了2012世界末日说,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这一话题的继续讨论。一旦有灾害或极端天气发生,很多人就会与世界末日说联系起来。今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电影《2012》里出现的场景一次次如临其境重现在人们面前,电影会不会成为纪实?”昨天的连线现场,有学生将这一问题抛给了两位美国老师。

  “电影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往往会夸大,所以我们从科学角度没办法分析这个电影。但是现在全球气象灾害发生基本是小范围内的,并不像电影那样大范围发生。”芭芭拉·博瑞拥有多个学科的学位,她综合自己了解的知识介绍说,极端天气在整个天气系统中只占一小部分,而且“由极端天气导致某些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从宏观上看来,这对于地球的生物进化和物种繁衍也不见得是坏事,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担心。”

  “当然,《2012》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尽管它不是真正的科学。”罗萨·卡特拉最后笑着补充说。

  记者 王晟

关键词:

市场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市场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