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遴杰:恢复价格机制 创新盘活方式 —— 提高开发园区工业用地效率的几点建议

提要:各类开发园区是工业用地大户,但用地总体效率并不令人满意。要企业节约集约用地,从社会责任角度考证,靠建立一整套事后监管体系,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恢复价格机制,放开盘活方式,应该是未来工业用地利用政策改革的必然方向。

杨遴杰

杨遴杰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建设报》专栏作家。

  各类开发园区是工业用地大户,但用地总体效率并不令人满意。当前,随着一系列节约集约用地管理措施的实施,以及执法督察力度的加大,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越来越成为管理者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笔者每次到开发区调研,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挑选到有社会责任感,又有好的发展前景的企业?

  从发问的角度不难看出,开发区管理者把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期待寄托在用地者身上——社会责任感就是企业不会索要超过自身需要的土地,避免形成囤积和闲置;企业发展前景好,就是希望企业不会出现投产不几年就停产破产、土地空闲,使政府还要考虑其二次利用问题。两者兼具,何愁土地不集约?

  只是这样的设想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社会责任感如何考评,大概只能靠企业的历史记录。在一些地方政府以地价恶性竞争招商引资的环境里,国内企业大多养成大手大脚、动辄建花园式工厂的习惯,记录恐怕不是很好。国外倒是有一些历史记录良好的企业,但一来这样的企业少,不可能满足我国如此大规模的招商需求;二来南橘北枳,这些企业在国外必须面对业主谈判拿地,到中国来却像菩萨一样被各地抢着供地,怕也难以保持操守。至于当前最热门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之类,基本都是新面孔,无从考察。

  至于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则更为艰难。就算企业打算踏踏实实搞生产,在技术革新速度非常快的今天,错过一个技术革新的浪潮,或者错误作出一次市场发展趋势估计,往往会导致前几年还如日中天的企业现在却举步维艰。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诺基亚如此,索尼、松下、夏普的集体困境更是一个证明。作为反例,苹果从低谷爬起并再次辉煌也是大家未曾料到的,至于说苹果的未来如何,谁也不敢下定论。

  因此,希望一次性简便解决招来好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问题,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从前面的分析,也可以找到一些解决思路。

  首先,在土地供应环节,要想企业谨慎拿地,避免主观刻意囤积和闲置,还沿袭当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土地仅仅作为吸引投资的工具的做法,是找不到出路的。很多地方到现在虽然按照工业用地最低价的要求供地,但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贴,实质上还是低地价、零地价,这样的地价既体现不了土地的真实价值,也无法形成对投资者的成本约束。

  要企业节约集约用地,从社会责任角度考证,靠建立一整套事后监管体系,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根本的办法,还是要恢复土地的市场价值,使土地成本成为企业投资的内在约束,它会自己考虑如何用好地的问题。前者就像拿鞭子督促小孩读书,后者则是让小孩把好奇心与读书联系起来,谁的效果好不言自明。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摒弃政府在工业用地的定价与供应上的主导地位,让真正对土地直接出让收益感兴趣,而不是以当前招商引资政绩,以及未来不着边际的GDP、财政收入和就业数据之类作为出让土地考量的人,成为土地的供应主体。这就需要在土地供应制度上,乃至征地制度上有大的改革措施。

  此外,在存量土地利用上,招百年兴旺的老店不可行,必须把思路转变到企业用不好地如何退出上。针对当前退不出的问题,一是可以灵活签订土地出让年期,50年只是上限,设置短一些的出让期限,既可以减少企业一次性土地投资,又可以通过约定到期后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续期来解决退出问题;二是可以通过政府鼓励、推动和帮助企业通过二级市场退出,并采取合理分成的方式,保证企业退出土地有一定的收益,提高其积极性。

  供地和用地两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当年的光伏产业,人人都觉得是好的产业方向,很多开发区单独为其设立特色园区,制定包括土地优惠在内的吸引政策。但恰恰是这些政策,既吸引了大量冲优惠而来行占地之实的投机者,也导致门槛过低,产能过剩,整个行业进入寒冬的现状。恢复价格机制,放开盘活方式,应该是未来工业用地利用政策改革的必然方向。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