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剧院——“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建筑设计”
“为了克服解决大剧院项目技术问题,我们进行各类研讨不少于150次,因为我们想追求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最完美。”———广州大剧院总工程师 余穗瑶
像悉尼歌剧院一样遭遇建筑难题
那也许是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在斯德哥尔摩一间临近海边的咖啡厅里,一个来自丹麦的家居室内设计师随意地翻看着一本建筑杂志。他叫约翰·乌特松,那一年是1956年,他37岁。
乌特松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一次平常的假期,随手翻开的一本杂志,正改变着他的命运,也改变了建筑界的历史。他从杂志得知悉尼在征集歌剧院的设计方案,他看着手中刚刚剥开的橘瓣,想起途中遇见的几个澳大利亚女孩对家乡的描述,灵感一现,便手绘了一张潦草的设计图,寄到了悉尼。,这张后来被本次竞赛评委埃·罗沙里宁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设计图,在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份设计方案中获胜。
从1959年开始动工,到1973年正式建成,在这长达15年的时间里,悉尼歌剧院经历了停工、重建、边设计图纸边建造等大大小小的诸多事件。与该建筑命途多舛的经历对比,更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它的设计师乌特松,自从1966年因与澳大利亚政府的分歧而愤然离开后,再也没有踏上过那片土地。直到他2008年溘然长逝,也没能亲眼见过自己最伟大的建筑设计。
与这座“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异曲同工的是,广州大剧院在设计方案出台之初,就被业界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建筑设计”。
钢结构难度超高,在国内没有先例
“没有一根垂直的柱子,没有一面垂直的墙”,广州大剧院设计总工程师余穗瑶这样介绍该剧院的建设难度。不规则的几何形体设计,致使“石头”的外观到处是扭曲倾斜的,“仅‘大石头’外表面就有64个面,41个转角和104条棱线”,余穗瑶补充介绍道。
倾斜的墙面,有弧度的墙角———这样的建筑,究竟怎样实现?
广州大剧院的钢结构难度超大,在国内没有先例。为实现幕墙与屋顶的一体结构,呈现空间不规则折面组合形体,广州大剧院特立独行地采用“铸钢结构”,每一个钢件都分段铸造,再运回现场拼接,每一个节点从制造、安装,都要在空中准确三维定位。
“幕墙上的花岗岩、玻璃没有一块是重复的,全部要分片、分面定做,然后再像小孩子堆积木一样,一一装上,难度非常大。”用余穗瑶的话说,“只要有一块玻璃的尺寸或者弧度做错了,那就没办法继续建造了。”
余穗瑶介绍说:“对于参与这个项目管理和建设的团队来说,广州大剧院是他们公认的,遇到过的最难的一个项目,比如说我们采用清水混凝土来作为建筑装饰主要材料,清水混凝土对建筑工艺要求非常严格,我们为了达到整体效果的协调,对这个单项就研究了有半年的时间。为了克服解决大剧院项目技术问题,我们进行各类研讨不少于150次,因为我们想追求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最完美。”而最后,广州大剧院完成的效果基本与设计概念一样,这不得不说又是一大创举。
广州大剧院,从2005年1月动工,至2010年4月竣工,历时5年3个月。在建筑过程中,无伤亡事故,也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