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谈转型:四面楚歌 地方政府要求自持物业

  新浪乐居讯(编辑 杨蕾)近期最热门的事件不过潘石屹要当“包租婆”。日前,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向新浪乐居谈及公司转型的原因以及未来计划。他表示,转向自持物业是适应变化的商业模式的要求,也是地方政府的要求。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

  正如业界猜测的SOHO中国转型是“形势倒逼”,潘石屹表示,“目前散售的商业模式已经是个落后的模式,四面楚歌,再不转型就有问题了,这也是整个市场环境逼着我们去转型。”

  8月16日,SOHO中国公布2012年中期业绩数据: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下降约54%;净利润为6.13亿元,同比下降约65%。

  四面楚歌 告别散售转向自持

  SOHO中国一直以做商业地产散售著称,该模式为其带来了高周转和高回报。如今十几年模式更改,引起众多关注。地产大佬任志强也在新浪微博上向潘石屹发问:“是不是调控逼的小潘要华丽转身了?从此告别价格战?”

  8月中旬,SOHO中国宣布将告别以往的散售模式,从“开发-销售”转向“开发-自持”。

  对此,潘石屹表示,转型是适应变化的商业模式的要求。“到今天为止散售的商业模式已经是个落后的模式,我们是四面楚歌。”

  首先是地方政府的要求。“对于黄金地段的优质物业,一般土地出让时就已经规定物业只能租赁不能散售。实行的商业模式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潘石屹说。

  散售税收负担重也是潘石屹颇为苦恼的问题。“再不转型就有问题了,这也是整个市场环境逼着我们去转型。”

  有能力实现转型 成为上海外滩最大业主

  对于SOHO中国的转型,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去年以来SOHO中国的业绩并不太好,并且目前调控依然从紧,房价暴涨的时代已经过去,长久考虑促成SOHO中国转型。“通过自己持有收取租金,以此来降低风险。”

  8月16日,SOHO中国公布2012年中期业绩数据。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下降约54%;净利润为6.13亿元,同比下降约65%;毛利率约为48%。

  潘石屹表示,从公司的长远价值来看,适时向自持转型,不但物业的增值给公司带来不可小视的价值,稳定租金收入也将为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转型后的SOHO中国将是北京上海优质商业物业的最大拥有者,同时还将是上海外滩上最大的业主。”

  据了解,转向自持模式的SOHO中国未来将在北京和上海持有办公楼和商业物业150万平方米,其中北京约38万平方米、上海约112万平方米。

  SOHO中国预计,3年后租金收入将成为SOHO中国盈利的主要来源,5年后现有物业的年租金收入将超过40亿元,而销售收入将逐渐成为辅助收入。

  潘石屹对于公司转型自持物业充满信心,他表示,公司目前拥有150亿资金,净负债率仅为20%,将使公司有能力完成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型,并有能力在未来获得更多商业机会。

  “我们测算过,负债率上升到30%时,就能完成这些工作(150万平方米的商业持有面积)。”潘石屹说,从目前150万平方米的在建项目体量来看,SOHO中国的资金够用。


相关报道:潘石屹:要从经济长期低迷角度考虑企业战略 2012-08-29 08:55:25
          潘石屹谈SOHO中国转型:地方政府不欢迎散售模式 2012-08-28 07:47:44
          潘石屹谈SOHO中国转型原因 一半多利润交了税 2012-08-27 09:36:33
          潘石屹:SOHO中国转型之后员工规模将扩张10倍 2012-08-23 09:50:43
          潘石屹要当“包租婆” 业内称乃大势所趋 2012-08-16 19:22:10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