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惠地热畅想采暖变革新趋势

建筑、工业、交通一直是最耗能源的三大领域,而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建筑能耗一直在逐步上升,其中采暖又成为建筑能耗的大户。葛云:无论是节水、节能、节地、节材,中惠电热地膜低碳供暖系统都非常符合。

  建筑、工业、交通一直是最耗能源的三大领域,而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建筑能耗一直在逐步上升,其中采暖又成为建筑能耗的大户。但采暖的高能耗绝不简单是采暖商一方需要面对的课题,更需要建筑上下游各方配合,采取更多措施来建造低碳城市。

  9月9日,一场关于未来新采暖趋势的深层次对话在住博会“大话地产”论坛举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产业处处长刘美霞、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部主任胡安东、中体奥体花园管理集团技术服务总监王凯漩以及中惠地热品牌营销策划总监葛云到场,就中国目前的采暖行业大趋势与无水低碳供暖的优势及推广前景展开热烈探讨。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电热地膜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新型采暖产品,未来无疑将变革主流供暖方式,而如何让广大受众更易接受这项新产品,中惠地热作为行业领先的低碳采暖供应商,无疑任重而道远。

  采暖行业乱象:两高两低

  主持人: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进展如何?采暖一直是建筑能耗的大户,目前采暖行业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刘美霞:从我国目前的节能情况看,十几年来国家一直坚持不懈出台节能的政策,开发商设计人员、施工企业也很积极。但尽管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建筑能耗总量仍然是一个往上走的过程。所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居民、消费者消费节能省地型住宅。节能、省地、环保是重点关键词。

  住宅节能中,一方面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能耗,我们要减少能源的消耗,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建设的时候,要考虑全社会周期之内,也就是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取决于建设之初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系统,是否能更好地促进节能。例如无水低碳供暖技术,就能够促进人们更好的行为节能。当我离开这个房间的时候,把供暖开关关上,这就是行为节能。现在大多数采暖是按照每建筑平方米内一个采暖器收多少钱,这样对消费者来说,即便开着窗户采暖,热散出去了,也跟他支付采暖费没有关系。这需要我们用更好的经济政策,促进广大消费者实现行为上的节能。

  胡安东:采暖行业目前的状况,用四个字表述就是“两高两低”。第一个“高”是企业投入的热情很高,现在正在转型,从事采暖的生产企业和建筑企业热情都是很高的,投入也高;第二个“高”是技术力量也很高,我们现在有很多新材料、新能源,例如现在中惠地热的无水低碳供暖方式,这些都不再是10年前那样的纸上谈兵。

  但同时也存在两个低的问题。第一,我们采暖行业企业门槛太低,采暖品种也很多,在市场的接触过程中,在市场购买信息采集方面,有壁挂式、地板式的,空调……五花八门,门槛特别低,造成了服务供应的体系会出现很多短路,令上游的住宅产业消费无以适从。第二,行业的指导水平比较低。我们有建筑节能协会、房地产研究会、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能源协会,这些都有自己采暖的专业委员会,指导性比较分散,使得产品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形成品牌的功能,技术可能会领先,但行业协调性不够,使产品采暖供应方面产生混乱的局面。

  主持人:那么您说的这些问题要怎样解决呢?

  胡安东:我们应该提出一个“轻地产”的概念,什么是轻地产?开发成本要减轻,耗能方面要减轻,老百姓负担要减轻,环境负荷也要减轻,这应该是房地产转型的方向。而我们从采暖行业角度来讲,承担着很大的任务。我们国家采暖的地域非常大,南北气候差异,采暖手段方法也有所不同,而采暖问题在城市的发展和改善我们居住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非常大。

  主持人:这个概念不仅需要开发商的努力,也需要部品商等上下游企业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胡安东:所以我想,怎么能让低碳落到实处?我们现在主要是从理念层面解构这个概念,更需要具像地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成立一些商会,先自律,才能对行业有所指导。采暖应该先有一个组织,哪怕不能成立一个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在局部、一个地区,比如不同的采暖方式、条件、气候下,对自己的产品、供销渠道、服务渠道,都能够匹配起来,才能使采暖行业做大。

  “后悔没用中惠电热地膜”

  主持人:请中惠地热品牌营销策划总监葛云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中惠地热电热地膜采暖系统,与传统的供暖方式有什么区别?葛云:电热地膜说起来很简单,主材是一张聚酯薄膜,再加上一个聚乙烯封装套,以及电缆、温控器,四个部分组成了中惠电热地膜的低碳供暖系统。主要发热原理靠薄膜里面的油墨,它是一种碳元素,加上十几种稀有金属成分,构成远红外发热功能。碳有两种转化:发光和发热。中惠地热通过技术让它都转化为发热,没有能量损耗,热转化率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达到99.68%。而传统的水暖在锅炉房管道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损耗。空调的损耗也非常大,冬天启动空调时,外面的空气非常凉,启动过程中,对电的损耗就很大,这个过程的能耗甚至比我们公布的数字还要大。其他供暖方式,如地源热泵相对能耗小一些,但专家还在论证是否会对地下造成破坏。而我们的供暖方式主要能量源是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生产、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非常节能低碳。

  主持人:具体优势体现在哪里呢?

  葛云:无论是节水、节能、节地、节材,中惠电热地膜低碳供暖系统都非常符合。比如节地,我们比传统的锅炉房建设节省了大量的建设用地,而且对住户也是节地的,没有暖气管道,没有暖气片,完全在地下,增加了室内空间。

  再比如节能,我们在黑龙江一个示范工程小区,用了三四年以后,当地居民反映非常好,哈尔滨地区传统采暖费用最高达到40元/平方米,我们小区检测的数据是20元/平方米,最低达到12元/平方米。而初期投入方面,对开发企业来讲,最高也不会超过壁挂炉目前的初始投资,甚至比传统供暖初始投资还低,在投入和使用过程中,都非常节能。

  节水方面,我们完全无水,不会出现水管爆裂这样的情况。以中惠地热的设计,消费者装修过程中就算出现了某一个地方击穿也不会有问题,电热地膜照常运行,也没有漏电的可能性,完全防水,安全性非常好。

  节材也非常明显,电热地膜没有任何对钢材的损耗,没有管道,也没有锅炉房建设的材料。主持人:它的油墨夹在树脂胶片中间,应该是比较薄的,你们的施工铺设在混凝土水泥砂浆层里面,电热地膜的寿命和安全性怎么保障?葛云:电热膜这种产品,对中国来说,很多老百姓,包括开发企业和行业领导都觉得很陌生,但是它的诞生年代很早,20世纪90年代就在德国、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流行,但当时它的主要作用是棚膜和墙膜。中国人比较喜欢一个传统概念,暖从足下起,所以中惠地热12年前把这个技术引入中国,跟哈工大的团队合作,首次使用水泥砂浆层下面地下施工,经过长达五年的研发,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实现了把电热膜铺到地下,这是其他同行都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我们也是第一家敢于承诺保修10年的电热地膜企业。主持人:葛总介绍了这么优秀的产品,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技术服务总监王凯漩先生如何评价?王凯漩:我代表用户谈一下对中惠电热地膜的感受。原来的采暖方式是散热器、空调、热泵、地下盘管式,从使用过程看,最有效的就是地暖,脚热头凉的采暖方式,正符合中国健康养生的特点。

  我了解了中惠地热以后,感觉两个字,就是后悔。一是自己家刚装修,之前用空调,风直接吹,又有噪音,后来又做了地下盘管,价格高,用起来又麻烦,改壁挂炉也是成本高、维护高,使用寿命最长也就是12年。中惠地热的产品在使用成本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另外一方面对开发商来说,快捷的优点值得考量,常规采暖需要一个月,电热地膜可能15天就可以解决。

  从公司的角度来讲,我也感到后悔。我们之前的项目,市政配套没有及时跟进,没法解决燃气、热力问题,但必须按期投入,怎么办?当时不知道中惠地热产品,也不了解,最后还是用了盘管、电热炉,其实对地下盘管的寿命是一个损害。另外成本投入很高,冬天抢工那几个月,光电费就几十万元,施工的时候,明显感觉环境温度特别低,我们很头疼。

  这是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一个失误。知名开发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做好低碳住宅。但就像胡老师说的,采暖行业门槛太低,怎么把这个标准提升起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推广电热地膜应多管齐下

  主持人:几位嘉宾对中惠电热地膜的产品理念、性能都一致肯定,可以看出了解了中惠电热地膜产品的人都会认可它,但现在一个重大的挑战是如何将这么好的产品推广出去?

  胡安东:推广方面,可以走三条路。第一,我们现在有很多保障性住房,政府的推广能力非常强。这方面我们应该本着这样一个原则:中低收入人群也要享受绿色的采暖方式,保障房这个渠道很重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通了一个采购平台,有很多优质产品,包括中惠地热产品也入选了这个平台的推广目录,让很多消费者可以接受这样绿色低碳的采暖方式。

  第二,从行业角度讲,一定要把资源整合起来,根据已出台的中国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国建筑材料的“十二五”规划,相互关系非常密切,形成纽带。作为采暖行业,一定要和上下游密切配合,比如中体,在采暖方面做得比较有特色的企业,也是很低碳环保的。所以渠道采购方面一定要打通,多走动。

  第三,行业协会的指导性要更加强,四大行业都有自己的采暖分会,这方面的整合也需要加强,包括如何引进一些好的新材料,尽快走入应用的阶段。对外,国际交流合作也非常重要,低碳概念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中惠地热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学习绿色供暖方式,说明住宅产业不能只关注房子的材料,住宅产业和供暖更要对接好。

  这三个渠道打通后,还要培养消费者的绿色采暖和低碳采暖的观念,有绿色的产品,人们才能有绿色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傻瓜照相机推广很快,因为大多数消费者不可能领悟技术很高的东西,所以供暖方式,也要简便、通俗,更容易地走向千家万户,在这方面,中惠电热地膜是做得很好的。

  刘美霞:不仅是地暖行业,围绕着住宅,部品商都要考虑,为开发企业、施工企业、装修企业,以及为消费者、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所以我们在做保障性住房采购平台的时候,认证是一个门槛,在认证基础上,怎么选择?首先要性能好、质量好,为保障房服务,每个产品通过标准化的理念,通过标准化达到规模化,通过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我们的采购平台信息化,降低大家的营销成本、店面成本等等。第二是价格好,我们要求所有的企业应该在平台上有个承诺的价格,这个承诺价格不能高于市场价。第三,要安装好,随着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安装简便,工厂里面要设计好,便于安装,让工人很容易实现安装。最后重要的一点,要低碳,所有的采暖目标都是达到节能减排,不能改变,整体来说,要达到性能价格比最优。我相信,这个可能也是中惠地热所希望的。

  王凯漩:好东西应该大家共同分享,电热地膜应该从两个方面推广。第一,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如何为企业在政策方面予以适度的倾斜?政府对企业有支持,企业也愿意去付出相应的代价创新,建立先进技术、先进产品的体验馆或者体验社区,这是政府层面应该做的工作。

  第二,从企业的角度,原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不行了,必须推出去让大家认识到你有这么好的产品,不用我的产品,你只有后悔,这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不能让客户满世界找还找不着。

  另外,现在很多企业在做自己的企业产品标准,中体奥林匹克花园也在做,绿色节能建筑也分星级评判,在系统内推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推广,而这些方面,也需要上下游来大力支持。

  主持人:大家都给中惠地热提出了很多期望,也提出了很多建议。葛总认为,下一步中惠地热该怎么做?

  葛云:感谢胡主任、刘处长、王总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提出了期望,中惠地热走过艰难的历程,刚开始电热地膜采暖太新兴,市场很难接受,落地很有问题,我们的困难非常大。从2008年开始,国家对节能减排真正重视起来,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支持。推广方面,我们自己也有一些心得。

  第一是政策支持。过去多年发展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都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但是,我们毕竟使用的新能源是电,耗电量上并非一直在耗电,完全可以利用波谷电价,让开发企业支撑,我们接下来也要在这方面争取支持。另外,是否也可以给用了我们产品、符合明日之家要求的开发企业一些支持?

  第二是与合作伙伴的信任关系。我们企业要做到讲信誉,质量好,价格好,各方面都要好。目前有一些开发企业,最关注初期投入的成本问题,希望我们的开发企业在关注价格的同时,节能建筑的意识一定要提高,要首先考虑电热地膜这一类低碳减排的产品。

  第三,消费者观念的普及。我们合作当中也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开发企业欣赏我们的产品,但是有顾虑,不知道业主会不会接受,合作项目签完合同之后,我们甚至要帮助企业推广我们的产品,跟他的业主解释推进。消费者的支持对我们下一步研发更加节能的产品也是一个重要的鼓励。

  第四点是企业的自律。中惠地热是电采暖行业内领先的企业,无论生产研发、安装销售能力都是如此。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一是自身自律,二是带头将电采暖行业进行自律,否则不仅对行业是一个伤害,对企业发展也是一个伤害。

  我们感觉责任很重大,一个是对消费者责任很大,一个是对国家政策的发展和行业的支持,任重而道远。中惠地热愿意为国家做贡献,我们愿意为共铸明日的低碳之家添砖加瓦。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