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茜:完善标准体系是住宅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保障

提要:“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大规模、高要求的建设需要呼唤着住宅产业化的大力推进,建立健全相关的标准体系,则是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基础动力和保障。新浪地产频道就此采访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朱茜。

  “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大规模、高要求的建设需要呼唤着住宅产业化的大力推进,建立健全相关的标准体系,则是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基础动力和保障。新浪地产(微博)频道就此采访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朱茜。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朱茜

  现存问题:保障房产业化的相关标准体系有待健全

  实现住宅建设由传统生产建造方式向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既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基础需要则是有健全的标准体系的支持。没有标准,所有设计和建设都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住宅工业化的发展也将缺乏基础保障。

  住宅工业化标准体系是一个综合立体化标准体系,它的制定主要包括住宅工业化(装配式)结构体系标准的制定;住宅工业化部品体系标准的制定;住宅工业化构件、部品自身和互动之间模数协调体系标准的制定;厨房卫生间管线的借口技术相关标准的制定等。

  然而,目前我国住宅工业化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一方面是缺乏主要的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在住宅部品方面有一些既成标准,但不成体系。同时,由于我国在住宅建造上长期没有工业化建造的需要,相关标准在设计中的运用微乎其微。

  举例来说,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在研究相关课题时,在对10个典型住宅工程的调查中发现,楼梯的净宽有4种不同的尺寸;电梯间的净空有8种不同的尺寸;厨房与卫生间的平面和竖向尺寸是一个工程一组尺寸,而且几乎都不符合现行相关规范的要求。平面种类繁多、无法实现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另外,厨房卫生间尺寸规格紊乱、厨房卫生间平面与厨房卫生间设备之间的尺寸不协调使施工处于粗放型状态,成品的质量档次始终处于低水平。

  探索实践:鼓励地方和企业积极建立地方及企业标准

  住宅工业化建造与住宅工业化设计建造标准的制定相辅相成。住宅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建筑设计、构件生产以及施工等方面标准的建立与实施,而住宅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会降低造价、提高建筑设计和建造的质量与速度,同时使住宅工业化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

  目前,许多地方和企业已经形成了住宅工业化、特别是保障性住房需要工业化发展的共识,并在标准体系的建立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实践。

  现阶段正值保障性住房大量建设时期,为加快速度,沈阳、上海等地率先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标准,对推进住宅工业化建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化领域重要技术依托单位之一,长期致力于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并始终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编制与相关课题的研究。由标准院作为组编单位编制的适应于量大面广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规程》正值报审阶段,《装配式住宅设计规范》也正处在编制中。这两本规范的出台,将使我国住宅工业的建设真正实现有据所依。

  在住宅工业化进程中,企业始终是主体,在目前国家和相关行业标准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大力鼓励地方与企业制定相关的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推广应用,总结经验,再推向全行业,并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关键词:地方标准  工业化住宅  建筑师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