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白宫记协晚宴受奥巴马接见 南京女孩:这没什么特别的

  张逸倩获得白宫记者协会奖学金,并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的接见。昨天,这条关于南京女孩张逸倩的新闻迅速传开,因为在6年前,当张逸倩还在南师附中读高三时,就因获得美国格林奈尔学院百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引起关注。当年不满18岁的张逸倩曾在做客现代快报视频时坚定地说出她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如今,研究生毕业的她就要回国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 丁宇

  “奥巴马手挺软,晚礼服太贵”

  昨天中午,记者联系上张逸倩的母亲徐女士。“张逸倩出生在扬州,小学毕业后到美国上学,中学又回到南京,我们全家现在都在南京定居了。”张逸倩的父母都是医生,目前在南京工作。

  “她告诉我4月28日见到了奥巴马,参加了白宫晚宴。”徐女士说,本以为女儿会说很多见闻,没想到就两句话。“她说,跟奥巴马握手了,奥巴马的手挺软的。随后她就开始心疼自己花几百美元买的晚礼服,认为太贵。”

  张逸倩告诉妈妈,自己得了一个白宫记者协会奖学金。女儿简单的解释让妈妈以为,这只是一笔小小的奖学金,直到昨天看到网上的报道,徐女士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还是在网上看到她的校友胡斯羽接受采访的内容才了解到一点情况。”徐女士说,胡斯羽介绍,获奖者在校期间必须成绩优秀,而且要对政治新闻和政治报道十分感兴趣。获得这一奖学金的学生主要用来支持其在华盛顿主流新闻媒体完成三个月左右的全职实习。

  徐女士也问过女儿,去白宫领奖紧张不紧张?张逸倩说,去白宫前一天,自己实习单位的老板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当时老板问她怎么这么平静,第二天就要去见奥巴马了。但张逸倩却表示,这么多人得奖,没什么特别的。

  读研究生时,破例当上助教

  张逸倩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2006年她进入美国格林奈尔学院,但学校没有新闻学相关专业。“她选择了政治学。”2010年,张逸倩获得学士学位,并考入美国排名前三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她一进校就获得了助教的资格,每年学费全免还有充足的生活费,总计每年有4.5万美元。”徐女士说,以往,外籍学生入学第一年是不能当助教的,但张逸倩破了这个例。

  “2008年,她就在媒体实习,尽管那时她还没有开始学习新闻专业。”从2008年开始,张逸倩就有了自己的实习作品。报纸、电台、杂志、网站等不同类型的媒体她都实习过,不仅独立采访、写稿,她甚至还在电台做过播音员。“2012年1月-5月,她一直作为斯波坎发言人评论报驻华盛顿实习记者,撰写新闻。”

  “昨天和前天她都打电话回来的。”徐女士说,美国时间5月12日晚,女儿参加了学校的毕业典礼,获得了硕士学位。

  张逸倩每周至少和父母通电话三四次。“她还曾开玩笑说:妈妈你很幸福,我什么都跟你聊。”徐女士说,女儿已经24岁了,5月13日的电话不仅告诉父母她毕业了,也是在母亲节这一天,送上她自己的问候。

  收到徐女士发来的张逸倩近照,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张逸倩穿着非常朴素。“的确是这样的,这件深蓝色的长袖T恤是我在南京的超市给她买的,才十几块钱一件,她很喜欢穿。”徐女士说,女儿尽管有不少工资,但生活非常俭朴。“她平时穿的衣服都是我在国内给她买的,几十块一件就行了。所以她才那么心疼那几百美元的晚礼服。”

  婉拒采访,想做低调的新闻人

  昨天中午,也是美国的深夜时分,记者拨通了张逸倩在美国的电话。

  “这件事本来也没什么,只是我在学校要求的毕业实习上拿到了白宫的奖学金,所以才会被邀请去参加这个聚会,而且也不是我一个人拿到这个奖金。”张逸倩说,她觉得自己得这个奖很平常,就是对父母也没有多说什么。“有很多媒体来找我采访,我都婉拒了。其实我们以后都是同行,我更愿意做一个幕后的新闻人,而不是新闻的主角。”张逸倩说自己低调惯了,也不习惯站到台前。

  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近期就会回到国内来工作。

  张逸倩印象

  高中老师:这是个相当执着的女孩

  南师附中数学教师曾素樵是张逸倩的高中班主任。“她是初中时从美国转回来的,一开始回来数学没那么强,而且很多学科都要补才能赶上。”但让老师们没想到的是,张逸倩对学习相当执着。“她竟然考上了文科省招班。”这对于一个几年没接触中文课程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想像的。“直到高三,她已经可以直接去美国留学了,但几乎是每一节数学课后,她都主动来问问题。”

  小学老师:她从小就为他人着想

  张逸倩小学就读于扬州大学附属小学。李校长曾担任张逸倩两年多的班主任,“很少有小学生能像她这样,可以称得上宠辱不惊,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教语文的佘老师说,张逸倩从小就是一个懂得为人着想的孩子,并且写作能力也强。“她父母都是医生,她带个医药箱到学校,同学之间打闹出现磕磕碰碰时,她会充当一下兼职护士。”教数学的陈老师告诉记者,“一次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把她绊倒了,检查下来是骨折。老师们觉得这件事有必要找对方家长,但张逸倩却说不要惊动对方家长,担心女同学会因此受到批评。她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这也没有影响到她的学习。”

  外婆:她曾写小册子介绍长三角

  张逸倩的父母如今在南京工作,她的外婆仍然住在扬州。老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很有主见,爱读书,喜欢摄影,喜欢旅游。小时候,她就喜欢在扬州的小巷子里跑,逛逛扬州的古典园林,学长笛,学提琴。”老人说,张逸倩的性格并不算特别活泼的那种类型,但是思考问题比较深入,“她有次回扬州,曾经走访过扬州瓜洲,了解当地的一些人文地理情况,包括研究一些她认为比较有趣的现象。”老人介绍,“她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跟她的一个美国同学合作写了一本小册子,她负责写中国部分,主要是介绍长三角地区的一些人文地理情况,向国外展现中国魅力。”

  新闻回放

  6年前获名校全奖

  张逸倩曾做客快报

  2006年4月,南师附中的高三女生张逸倩获得美国名校格林奈尔学院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在美国本科学院中排名前十的格林奈尔学院给50多个国家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但每年只有七个人获得全奖。当时应现代快报之邀,张逸倩曾做客快报视频。张逸倩在回答小“粉丝”们的问题时表示,自己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记者,还表示想到现代快报来实习。

  2000年时,刚刚小学毕业的张逸倩一个英语单词都不认识,就跟着做访问学者的父母到了美国。独自在语言培训班里上了一年后,她进入美国一所中学的八年级(相当于初二)。在美国三年,她一年学英文、两年读初中,考试成绩为全A,获得美国的总统奖。她还自学了初中三年全部的中国课程。回国时,她扔掉了不少漂亮衣服,却带回了300本原版英文书。

  在南师附中期间,她完成了近两万字的中文写作和近八万字的英文写作,学校还专门为她编印了英文写作专辑。高中阶段她代表学校到北京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获集体奖。参加希望杯英语挑战赛获得三等奖,参加全国高中生英语竞赛获一等奖。

  在回答凭什么打动了格林奈尔学院的主考官时,张逸倩说,当时主考官问她的职业理想是什么?她回答是记者。“这个职业比其他任何职业都要更广泛地接触生活,接触社会,更真诚地拥抱生活;记者也需要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揭露社会黑暗,彰显社会良知。”

  格林奈尔学院的校长在信中这样评价她:在众多的候选人中你的素质非常突出,你是美国及其他50多个国家推荐的候选人中表现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相关链接

  白宫记者协会

  成立于1914年,是美国总统与媒体的一个交流平台,上世纪30年代后,时任总统和协会奖学金及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参加年度晚宴已经成为惯例,而打趣和捉弄总统以及高官也是年度晚宴的特色之一。

  白宫记者协会一年一度的晚宴是美国新闻界的年度盛事,其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颁布奖学金以支持新闻教育,培养年轻记者。晚宴不仅名记、名流、明星云集,总统夫妇也会当面祝贺。今年,来自安徽的胡斯羽和来自江苏的张逸倩因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与来自全美各高校的其他14名学生一同获得了奖学金。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