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从设计角度探究中华文明

“设计”这一概念至近代才诞生于西方,但是人类物质文化史上却从来不缺少“设计”元素。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器物家具中蕴含着大量智慧、创意,在今天仍然可能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

  “设计”这一概念至近代才诞生于西方,但是人类物质文化史上却从来不缺少“设计”元素。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其历史长河中,更是留下不胜枚举的设计的物证。上海博物馆3月份启动“设计中国”系列文化活动,以面向全年龄段的专题讲座为主,结合一系列走进校园的活动,力图从“设计”这一角度再现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

  专家学者讲解“设计”

  3月17日上午,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将以“纸有情”为题,在上博观众活动中心举办讲座。这场讲座,同时也将启动上博“设计中国”系列活动。朱赢椿是2007年德国莱比锡书展“世界最美的书”《不裁》的设计者,他的书装设计被称赞为“使中国图书设计获得自己的表达语汇”,在国际上也被视作代表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最高水平。

  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和社科院的学者们也将陆续就中国的设计传统、文物中体现的创意及其设计之美、瓷器纹饰及其所处时代的思潮,甚至于老庄与设计之道等主题,与参与者分享其研究成果与审美之趣,引领参与者从中国古代建筑、古代器物中寻找东方的、精致的、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完成的设计。

  上海博物馆作为该系列活动的组织方,力图厘清何为“中国设计”、其未来会如何等问题。追溯至崇祯丁丑孟夏月,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序言中写下的这样几句:“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或许从一开始,中国的“设计”就是宇宙层面上的冥思。

  近400年过去,在物质丰富的当下,“工艺”、“技术”早已不是宋应星时代被弃掷案头,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之事了,人们对美的渴求也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器物家具中蕴含着大量智慧、创意,在今天仍然可能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自先秦至清的各种冰酒器、热酒器,带有能转动的挡光板、可以调整光照方向的古灯,用一套7件小桌随意拼出“蝶阵”的组合桌,在小桌与箱子之间变身的旅行专用小箱,易于携带的组合式小书架,构造巧妙的香囊,可以内盛鲜花的熏帽架,供单人使用的冬季取暖小阁……

  对中华文明来说,“设计”作为一个外来词,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使用。其中,营造、图案、美术工艺、工艺美术、工艺、装饰、装饰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等词混合交叉,其外延和内涵的边界含糊不清。特别是“工艺”和“设计”,其间有何渊源?各自的角度是什么样的?古代部分和近现代部分又如何界定?中间如何过渡?……对此进行的探讨,将提供更多元的角度来认识自身。

  “设计”文化进校园

  与系列讲座同时开展的是以“成为设计师”为主题的,面向在校学生的活动。该活动以设计师为主导,以城市为课堂,以学生为主要参与者。设计师将和参与的学生面对面交流,共同进行实践,把设计师的“眼界”传递给年轻的学子。

  该系列活动分为“设计课堂”、“设计地带”和“设计场”等三个部分。其中,设计师将借“设计课堂”的机会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述设计的渊源,诠释设计的本质,与学生们交流为何需要设计,需要怎样的设计等话题;“设计地带”则是由设计师带领学生进行城市考察,参与者将走进设计工作室、创意园区,去探一探最鲜活的城市脉搏,随着艺术的血液流淌,激活设计的灵感和细胞;“设计场”则是一个以“设计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校园流动展览,其中,学生既是展览的设计者,又是参与者。学生完成的优秀设计作品,将有机会完成从创意到产品诞生的整个生命历程。

  “设计课堂”将于3月28日开课,设计师朱锷将于华师大二附中讲解以“设形计象”为主题,收集博物馆里的“圆”、“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元素,测量其变幻无穷的组合,探寻其中不变的本质。

  负责该系列活动执行的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郭青生告诉记者:“‘自然’已然完美,留给‘人’的挑战是,如何创造出配得上这个美好世界的‘物’,这是设计的由来。‘中国设计’其实是中国人应对这一挑战的全部过程,博物馆里就保留着这些努力的证明。文物承载文化,文物更应该是面朝大海的原点和自信。”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