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将引爆中国“空气革命”

提要:为“尽一个环保学者的社会责任”,“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团”成员李皓建议,应将PM2.5日均浓度限值收紧至0.025毫克/立方米,年均值修改为0.02毫克/立方米。争论仍在继续,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即便城市的PM2.5日均浓度达到了“国标”,那时的空气仍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来源:暖立方社区

  11月16日,一场题为“企业家精神与生存困境”的论坛上,嘉宾潘石屹(博客)调侃了几句:最近,因为我盯着PM2.5指标不放,有关部门就上门了。他们说,潘总,您看您挺有钱,也有粉丝,管这事儿作甚?我说,这是健康,比钱和粉丝都重要。话音一落,全场传来笑声、掌声。

  强烈的呼声得到了一些回应。同一天,环保部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2稿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第3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最大的调整即拟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并收紧PM10、氮氧化物等的标准限值。

  11月21日,山东省环保厅宣布,2012年起,该省17市开始监测PM2.5,每月通报结果,力争到2015年空气中PM2.5等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较2010年改善20%以上,还原“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PM2.5数值是反映当前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至今未列入国内空气质量监测范围,即便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监测多年,而且,结果亦显示,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出,但这些数值一直未公之于世。如今,僵局终于被山东打破,一场空气质量的革命正悄然来临?

  吃螃蟹的南京

  PM2.5本属专业指标,但近期走红民间,以前,很少有人知道,原来,这才是空气质量标准中最具话语权的因子。只是,它的数值一直成谜。

  而大致的情况可从研究论文中窥见。黄鹂鸣等人发表的《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一文指出,2001年冬、春、秋3季,南京市5个主要城市功能区PM2.5的浓度范围为0.044—0.586毫克/立方米,超标率达92%,污染程度非常严重,应引起公众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10年前,PM2.5是个陌生的名词,而11月14日,类似的信息出现于南京市气象局的官方微博“南京气象”中,赞誉声一片:南京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揭开PM2.5的神秘面纱。

  那条微博写道:近日,大气层结构稳定,虽天气晴好,但大气浑浊,据探测,昨天一天我市能见度不超过8公里,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大多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上,超过正常水平。

  如此的天气情况并不鲜见。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束炯教授过去几年的研究,上海的“灰霾”天气占全年总天数的25%—30%,主要原因即为PM2.5浓度超标。而北京,整个10月,灰霾难散。

  不过,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从未主动披露过任何关于PM2.5数值的信息,而南京气象局偶然“泄露天机”后,这条微博仅存活半小时,此后,便以“误发”之由删除。据称,发布者还因此被追究责任。

  谁家孩子谁抱走,发布信息也是这个道理。“在上海,空气质量信息要由气象和环保两部门共同协商后由后者发布。”束炯告诉时代周报,通常,环保部门设置的监测点数量更多,分布更合理,取得的数据更具代表性。

  但问题是,环保部门从不公布PM2.5值。“政府自己不发布,又不允许别人发布,这是错误的做法。”北京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时代周报。

  直至11月21日,山东省率先做出改变,决定自明年起监测、公布PM2.5值。该省环保厅表示,山东半岛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最为突出的12个重点区域之一,因此,要在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重点区域率先推进大气联防联控工作,而结合该省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将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省17市。

  另一抹亮色是,11月16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发布,首次增设PM2.5日均、年均浓度限值等项目,确定了2016年全国实施的“底线”时间,并提出,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应该提前实行。

  其实,早在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已出台《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其中已“暗示”部分地区需要提前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而山东半岛正是其中之一。

  山东之后,若更多省份跟进,这将督促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出台,而此后,各地区必定千方百计“达标”,那么,中国的空气质量能否大幅改善?

关键词:评价因子  复合污染  细粒子  达标  国标  rsquo  lsquo  AQI  灰霾  安全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