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农地建公租房保障农民还是让农民失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30日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表示,政府要消除非户籍人员购买当地商品房制度性障碍,营造比较好的市场环境。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政府要消除非户籍人员购买当地商品房制度性障碍,言外之意,当前的针非户籍人员的“限购”政策有可能会有序分阶段的局部或全部取消,只有取消限购,非户籍人员在当地买房才会没有门槛性限制。在未来,全国住房信息互联之后,有可能通过诸如房产税等税费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资金的流动及流向,从而控制楼市投资投机需求。
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司长冯俊在访谈时表示,“确需利用农村建设土地建公租房试点的,由省级政府报批并由国土资源部审批,批准试点。”允许利用集体用地建设公租房,不意味着小产权房将慢慢合法化。目前一些地区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公租房,公租房建成后仍保持农村集体用地性质。小产权房用地一般没有从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建房和上市出售没有得到批准。
此举会不会出现在各种利益的集合下,农民失地?此举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来说会带来如何影响?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有可能会带来农民失地的情况,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相对城市建设用地来讲,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成本较低,并且在有可能不存在拆迁等方面问题,有关利益机构有可能会利用各个部门对于农村建设用地的试点政策转投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伴随着圈地不建设,囤积土地挪作他用的现象。
也就是说,有可能相关利益机构利用审批公租房的机会,将农村建设用地挪作他用,非法使用农村建设用地。其实,这在一些县市,各个地方未经审批就占用农地的现象的案例屡见不鲜,非法占用农村建设用地有可能成为今后土地市场应该管理的重点。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那么,农村建设用地非但保障不了农民的利益,有可能会因为农地建公租房让农民失地。
对于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可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尽管对于政府财政这块来说,农村建设用地相对投入较少,但今后这些公租房今后有没有实际入住,其运营情况如何,现在来说还是未知数,从当前700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目标来说,只要现在建设了,就可以算到完成7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任务里,也明显有“急功近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