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整为零 世纪金源独吞5740亩滨海新城

提要:新区开发在诸多城市轰轰烈烈地进行当中,比如福州市罗源县。时代周报记者就开发商的质疑询问罗源县国土资源局,该局多位领导均谢绝接受采访。”  蹊跷的是,武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官方网站备案查询系统显示,紫润明园北区37-49号楼的《竣工验收证明书》发证时间为2011年3月23日,南区1-17号楼的发证时间为2011年4月26日。
  新区开发在诸多城市轰轰烈烈地进行当中,比如福州市罗源县。然而,当众多开发商想在其中分一杯羹的时候,罗源县国土资源局却更加“偏爱”世纪金源集团。

  2009年,罗源县纳入福州“一主一区两翼”的规划,并成为两翼中的北翼。2010年下半年,罗源县全面启动罗源湾“滨海新城”。然而,在这个5740亩的新城,已处处体现出世纪金源和当地政府合作的迹象。直至2011年11月26日,一纸出让公告则将当地政府对世纪金源的“偏爱”摆上了台面。

  据公告,世纪金源以105万元/亩的价格获得罗源湾开发区1-4#四幅合计400亩土地。而实际上,毗邻罗源湾土地价格均保持在200万元/亩。然而,当地开发商质疑的不仅仅是价格,而上述土地在招标文件中的多重“门槛”,以及世纪金源早已涉嫌“内定”开发5740亩的滨海新城。

  时代周报记者就开发商的质疑询问罗源县国土资源局,该局多位领导均谢绝接受采访。

  疑为量身定做

  2011年10月26日,罗源县国土资源局发布罗地出让10号公告,以挂牌方式出让滨海新城5740亩中的1-4#四幅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最大地块104.9亩,首次对该项目土地挂牌出让。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滨海新城背靠的罗源湾属于福建省六大深水良港之一,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7个,目前已引来了华能、华电、宝钢等多个央企投资建厂。福州大学教授刘福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滨海新城正处于启动阶段,目前正是拿地的好时机。”

  拥有这样想法不只是刘福泉,福州当地众多开发商都对滨海新城的土地垂涎三尺。然而,挂牌公告中的诸多高“门槛”,让开发商感到特别蹊跷。

  10号公告文件规定,竞买1-3#地块的申请人应提供报名前20天以上,有不少于每宗5亿元的银行存款证明,建筑保证金要1亿元。4#地块特别要求竞买人要具有成功开发旅游综合体和大型商业经验的集团所属企业。

  “在不知道挂牌时间的情况下,怎么能在20天之前准备好这么多的资金?除非是政府提前和开发商通气。而且每宗区区100亩土地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资金。”当地多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表示,不说在福州,就是在罗源,每个开发商都可胜任100亩土地的开发。

  据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这显然为世纪金源量身定做的。“政府公布的种种限制,使得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福建省仅世纪金源一家。”

  时代周报记者就此咨询罗源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规划的林科长。他表示,自己只是负责执行,具体规定是上面定的。而时代周报记者将上述疑问抛给该局吕副局长时,他表示自己不负责对外宣传。接着,时代周报记者向该局办公室部门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复。

  11月24日,上述4宗土地果然由世纪金源集团以起始价105万元/亩的价格独家摘牌。而毗邻罗源湾的土地价格均保持在200万元/亩,楼面价格已达到2000元/平方米。2011年11月10日,罗源县国土资源局又挂牌了5740亩中的5-10#6宗地块。其中4宗居住用地起始价每亩105万元,10#地块星级酒店用地每亩75万元。根据罗地出让〔2011〕11号公告,上述6宗土地的挂牌报价时间为2011年12月13日15时止。然而,时代周报记者查询了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州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网站,并未发现公告结果。

  官商渊源已久

  时代周报记者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世纪金源与罗源县的渊源已久。

  滨海新城规划出炉以后,“三通一平”等基建设施的资金需求在二三十亿元以上,罗源县政府没有如是财力。据媒体报道,该项目在未公开挂牌之前,罗源县未经过公开招投标,委托金源集团进行项目的填方及路基建设的施工,罗源县以每亩地价返还50万元给世纪金源作为前期基础建设等费用。对此,时代周报记者分别求证罗源县国土资源局和世纪金源集团,得到的均是沉默。

  实际上,双方还在滨海新城的合作上奉献了一道“回锅肉”。据了解,2010年,滨海新城曾出让了3块地,每亩价格高达188万元。然而,罗源县政府却以200余万元回购,继而再卖给世纪金源。罗源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向媒体承认确有其事,不过他表示:“目的是为了罗源湾滨海新城的整体规划。”

  然而在当地开发商看来,此举是罗源县政府为世纪金源“量身定做”滨海新城的一个依据。上述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那5740亩地,基本上就是世纪金源的了,目前切开一块一块地卖给世纪金源。而据媒体报道,罗源县早就和世纪金源就地价、房价达成了内部协议:世纪金源承诺预先付土地款8亿元给县政府作为政府土地收益,第一期3亿元已于2011年4月到账,目前已实际到账6亿元。双方还约定商品房售价控制在4000元/平方米以内。

  罗源县政府如此信赖世纪金源,原因是什么?据了解,生于福州连江县、长于福州罗源县的黄如论,作为世纪金源的董事长,以开发超级大盘而闻名,被业界冠以“中国大盘之王”。目前,世纪金源已完成了多个总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旅游综合体和商业综合体。这些项目包括400万平方米的昆明世纪城 、400万平方米的长沙湘江世纪城、600万平方米的贵阳世纪城、480万平方米的合肥滨湖世纪城、430万平方米的北京第一大盘“金源世纪城”等。

  而根据滨海新城的规划显示,滨海新城总占地面积达5740亩,总投资200多亿元,能容纳7万-8万人居家,将打造成集房产、商贸、学校、医院、酒店、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新型城市。鉴于世纪金源的履历,罗源县政府当然希望其介入。

  实际上,根植于福建的世纪金源和福州的正在合作的项目不止5740亩的滨海新城。据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世纪金源正在介入罗源县旁边连平县一块7000亩土地的开发,其开发模式和滨海新城如出一辙。武汉问题保障房却成样板工程

  中鄂联置身事外 各方静候政府调查结果

  2011年收官之时,武汉保障房超额完成12万套,被认为交出历年来最好的成绩单。但光鲜的数字并不意味着可靠的质量。近日,武汉市汉口区面积最大的经济适用房紫润明园被曝出多处地基下陷、墙面开裂、漏水等问题。保障房变“楼脆脆”,变成了居民的“伤心房”。

  戏剧的是,该“问题保障房”不仅顺利通过多个部门的验收,更获得了武汉市建筑工程黄鹤奖银奖、武汉市结构优质工程,更为滑稽的是,它还顶着“保障房项目建设样板工地”的光环,供其他建设单位学习。

  项目紫润明园分为北苑与南苑。北苑单独由武汉中鄂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南苑由中鄂联与赛博思联合开发。

  出现质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南苑小区。中鄂联斥资拍下这块地,后又转让赛博思开发此项目,并由山东聊建集团负责施工。面对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要求,中鄂联以“在政府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公司不能乱说”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涉事方互相推诿

  居民陈女士怎么也没想到,满心期待的新房子竟然变成了问题房。

  “我们是第二批交房的,住进来不到半年,问题不断。隔壁的水经常把墙壁浸湿,不知道弄了多少次,但一直没修好。”陈女士无奈地说。在其家中,可以发现房门有部分倾斜,部分墙壁下半部分早已被水浸湿,并出现了开裂现象。房间的衣柜更是上窄下宽。这是交房仅为半年的新房子。

  据了解,整个南区一共有1900户,其中只有600户是廉租房,剩下的1300户都是拆迁户。“我们是拆迁户,当时自己又添了二三十万元买下了这个房子。这里不仅交通闭塞,小区内基础配套设施也不完善,给我们这么差的房子,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一张姓居民表示不满。

  中鄂联系武汉地产集团控股的房地产开发股份制企业,成立于1993年11月份。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累计开发面积为300余万平方米。日前,时代周报记者来到中鄂联公司,想就保障房质量问题进行采访,办公室工作人员告知相关领导都很忙,没有时间。他表示,政府已经开始调查这件事了,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公司不会乱说话。

  事实上,中鄂联早已把自己置身事外,负责该项目的施工单位赛博思公司董事长蔡玉春表示,目前只有赛博思为居民解决各种问题,中鄂联基本上什么都不负责。蔡玉春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却矢口否认,房屋质量存在问题“房屋渗透、地墙壁炸裂等情况都属于极少数情况,而这些问题都并不严重。”媒体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并表示,赛博思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但事实上,交房不足半年,由于雨水的冲刷导致外墙壁炸裂,又重新粉刷一遍。而室内走廊更因多出凹凸不平至少进行了两次返工。在记者的追问下,蔡玉春指出,南区地处水塘之上,施工之初地基夯得不实,房子现在的问题有可能是设计原因,也有可能是材料使用有问题。随后,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了聊建集团武汉工程处张主任。他说:“聊建集团作为施工方只负责按照图纸和要求施工,施工材料主要由赛博思公司提供,也有相应检验报告。建筑材料有质量问题肯定是招标方和当地质监站的问题。”张说。

  问题房通过层层验收

  那么问题之房又为何能通过层层验收?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该项目的合同备案日期是900天。而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的招标信息显示,聊建集团以20865.1719万元中得,招标单位中鄂联公司和赛博思公司给出的施工工期仅为360天。

  施工工期如此之短,似乎为不可靠的质量埋下了根源。但这并未阻止它顺利拿到合格证继而得以交房。

  南苑小区16栋一业主夏女士提供的《紫润明园南区住宅质量保证书》显示,保证书由中鄂联公司和赛博思公司发于2010年12月,其中这样写道:“本公司对您购买的住宅,就房屋质量和维修等方面,郑重作出保证和承诺:本房屋质量等级为合格。”

  蹊跷的是,武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官方网站备案查询系统显示,紫润明园北区37-49号楼的《竣工验收证明书》发证时间为2011年3月23日,南区1-17号楼的发证时间为2011年4月26日。而上述业主早于2010年9月就以签订了合同,2011年1月31日收房。也就是说,紫润明园项目在没有拿到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的情况下就已作出了房屋质量合格的认定并组织交房。对于此,武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负责人称:“这个我们没有必要对媒体公开。”以此来回避问题。

  问题保障房究竟如何验收成功?验收部门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各方都在静候政府的调查结果。(时代周报)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