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双轨并行看起来很美 保障房建设前路漫漫

提要:11月10日,住建部发布消息称,截至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1000万套,实现了今年年初计划的目标任务。直到今年初,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计划出台,要求2011年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

  住房双轨并行

  11月10日,住建部发布消息称,截至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1000万套,实现了今年年初计划的目标任务。不过,仅一天之后,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就公开表示,其中1/3只是“挖坑待建”。种种迹象显示,保障房建设仍然“前路漫漫”,住房双轨制“看起来很美”。

  保障房建设“大跃进”

  1998年,由政府建设保障房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在随后至今的10多年间,住房需求全压到商品房上,商品房市场如火如荼,房价节节高涨,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者买房无望。

  从2007年开始,对于房价上涨过快问题的反思,开始落脚到保障房的建设短板上,尤其是房地产业内人士,更加希望房价交给市场,住房保障交给政府,实现商品房和保障房并行的住房双轨制。

  直到今年初,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计划出台,要求2011年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

  随后,住建部与各政府签订军令状,任务完成情况将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按照这一标准,不少城市保障房的建设量将翻番。

  一切紧锣密鼓,却看起来像“大跃进”,2010年580万套的计划尚未落实,2011年一下冲量到1000万套,如何完成,成为今年每逢房地产行业论坛必谈的热点话题

  “差钱”6000亿

  钱的问题首当其冲,保障房建设资金从何而来?根据年初规划,今年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为1000万套,需要资金1.3万亿-1.4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210亿元,地方政府筹集4000多亿元,其余的8000亿元是通过社会机构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筹集。

  目前,中央资金已全部到位,即便认为地方政府的4000亿元完全到位,那剩余的8000多亿元资金从哪来?除了2000多亿元的信贷之外,企业自有资金和企业债是最大的源头,而这两方面的资金来源势必无法弥补这一缺口。何况,在土地出让金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4000亿元资金也并非那么容易到位。

  此外,对于企业和社会机构来说,保障房建设又凭什么会得到资本的追捧?究其根本还是要实现盈利,才会让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动心,而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才恰恰是保障房建设得以持续的重要保证。

  地方政府消极应对

  除了资金难题,保障房的建设缺失还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消极应付的态度。

  据媒体统计,在今年开工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房中,公租房和廉租房等真正需地方财政“贴钱”的项目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而棚户区改造住房、经适房等带有商业开发性质的项目占了大头,这说明保障房项目并非都是“亏本买卖”。另外,在城镇化浪潮推动下,各大中城市年均城建用地动辄数千亩,地方政府坐地收钱,而保障房建设用地却一再捉襟见肘。

  基于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地方保障房建设缺的不是钱和地,而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态度和坚定决心。而解决之道是要从政绩考核、财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等入手,改变过去以GDP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体质,同时,随着今明两年各地保障房项目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续分配和管理问题也将日益突出,地方政府应尽快完善体制确保实现保障房公开、公平、公正供给。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