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六千,仍难觅电梯维修技师

提要:经过4个多月的调查,备受关注的“7·5”北京地铁四号线自动扶梯事故调查结果日前“出炉”。北京市质监局公布,调查组认定为一起责任事故,3家责任单位被罚款总计50万元。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电梯乘坐安全的极大关注。

  经过4个多月的调查,备受关注的“7·5”北京地铁四号线自动扶梯事故调查结果日前“出炉”。北京市质监局公布,调查组认定为一起责任事故,3家责任单位被罚款总计50万元。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电梯乘坐安全的极大关注。

  于贵州、甘肃等地一个省所有特种设备的数量。

  记者从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31日,杭州市共有电梯生产企业97家。杭州地区在用电梯共48135台。其中乘客电梯占绝大多数,为32226台。杭州的电梯总量相当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的一段时间内,10年以上老旧电梯的数量将会急剧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杭州即将进入‘电梯老龄化’时期,各种电梯故障、与电梯相关的矛盾将会在近几年集中爆发。”

  保养频繁但质量欠佳

  远程监视系统或可减轻人工负担

  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10月份共接到杭州地区电梯故障报告326起,应急处置326起,其中困人事件122起,占总处置量的37.42%;设备故障204起,占总处置量的62.58%。

  市质监局介绍,96333热线开通一年多来,实施电梯故障应急处理2106次,处置中心基本上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发出指令,就近的救援分中心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平均救援时间缩短到15分钟左右。

  “随着时间推移,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期间建造的高层和小高层建筑,将在几年后进入电梯老化期,各类电梯的各种故障还会继续增加。”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目前杭州质监局对电梯的维修要求是:维保单位检查为每15天/次,使用单位每天检查一次,并要求对相关检查情况进行备案。

  “一年24次,一个月2次,这样的电梯保养密度,比日本严格多了!”日立电梯杭州工程有限公司沈健康副总经理说,在电梯保养和维护上,我们可以说有点“过度”了。但问题是,次数多并不代表质量好。

  沈健康说,从保养次数上看,我们比日本要严格得多;从质量上比,我们的电梯出事故的概率又比日本高。“出动一次,人工成本很高。但是如果每部电梯都装上远程监视系统,就可以代替部分保养,能调动电梯公司的积极性。”

  电梯维保公司参差不齐

  低价竞争大企业反受排挤

  最近三年,电梯数量基本上都是以每年7000台左右的速度在增长,目前杭州保有的各类电梯数量在全国已经排到了第五位。

  根据96333电梯应急特服电话收集的数据显示: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这一年里,共实施电梯故障应急处置2106次,其中电梯维保没有到位和使用单位管理不当是电梯故障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2%和30%。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电梯在使用中,必须每15天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但长期以来,电梯维保工作呈现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状态。很多维保单位在执行维保规定、培养维保人员等方面不尽如人意,维保质量得不到保证。

  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负责人介绍,杭州全市有90多家电梯维保单位,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拉几个技术工人,组建个公司,只要能接到单子,就是一个带难题维护保养的企业。”市质监局一位负责人这样总结。

  质监部门推荐1人维护30台电梯,但是不少公司往往会超过这个数字。本地一家大型电梯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小型电梯维保公司,通过低价策略与大企业竞争,但其服务水平和质量却未必可靠,于是便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大企业反而受到排挤。

  电梯技师缺口很大

  一个熟练电梯维护工需4年培养期

  电梯的维护需要电梯维保人员来操作,但一个无奈的现实是:目前我国电梯维保人员比较缺乏,一个电梯维保人员普遍需要维护50部以上的电梯。

  杭州市目前在用电梯4.8万部,这个数字还在增长。随着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其安全管理、监管问题日益凸显,而电梯专业的维保人员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沈健康说,“未来10年是电梯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我们公司电梯技师缺口很大,每年都要招100多人。”日立电梯杭州公司与省内多家职业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培养职业人才。尽管如此,沈健康还是觉得人才难求!

  据他介绍,熟练电梯保养技术人员的月薪在六千元以上。但电梯维保这一行业,涉及机械、电工等多行业知识,是一门不折不扣的技术活。同时,电梯维保还需要操作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所以说这还是一门良心活。

  沈健康介绍,在日立电梯杭州工程有限公司,一个新入行的员工,要成为一个熟练的电梯维护保养技师,一般需要4年左右。公司对毕业实习生采取“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一个老员工带一个新员工,每天定时定岗进行指导,帮助新员工提升职业技能。

  经费短缺也是一大问题

  电梯强制报废机制亟待建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杭州在使用的电梯,特别是老小区住宅电梯,亟须更新或大修的比例偏高。

  以上城区为例,根据调查统计,目前上城区726台在使用的住宅电梯中,使用年限在1年以内的共有65台,占9%;1—5年的445台,占61%;5—10年的144台,占20%;10年以上的72台,占10%。从统计数据来看,使用5年以上的电梯占到总量的三成以上,且多集中在一些老旧小区,更新或大修都存在一定难度。

  电梯维修和保养经费的短缺问题,也被主管部门和业内专家频繁提到。部分规模小、房屋旧、设施老化的拆迁安置房或房改房小区,物业维修基金金额小,造成电梯维修费用不足。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电梯的报废和回收制度,“电梯服役多少年要报废,淘汰的电梯该怎么处理?老龄化的电梯维修和保养资金如何解决?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也正在研究制定《电梯安全监察规定》,进一步明确并促进电梯使用、维保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

  相关链接

  电梯维保小知识

  1、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安全性能负责。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2、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当设立24小时维修值班电话,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3、电梯维护保养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

  4、电梯维护保养作业中,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作业中应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5、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要协助电梯使用单位建立电梯技术档案。

关键词:电梯维保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