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航空走廊将实施屋顶绿化
来源:中国建筑防水杂志
484平方公里的航空走廊将实施屋顶美化、消除露天废品回收市场;9条进京铁路干线两侧将清除垃圾、拆除违建;11条国道和11条高速路周边将进行环境美化,打造移动风景线……昨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首都城乡环境建设规划纲要》发布,纲要提出,本市未来五年将着力加强进京第一印象区域等四大区域的环境建设,努力提升首都城市形象。
根据纲要的要求,未来五年,本市将着力于提高四大区域的环境建设水平,这四大区域分别是市民生活区域、进京第一印象区域、重点区域、薄弱区域。
所谓进京第一印象区域,即本市484平方公里的航空走廊、9条进京铁路、11条国道、11条高速路、城市快速路以及地铁(轨道交通)周边。
其中,规划要求,要加强首都机场占地区域及顺义区、朝阳区、通州区部分地区的航空走廊建设,提高这一区域的绿化覆盖率,统一协调区域色彩外观,打造标志景观和夜景照明。以绿为底,形成道路、河流、景观、村镇错落有致的航空走廊。具体为对机场用地周边及飞机起降高度200米以下可视范围内的83.86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高度在200-1000米可视范围内的400.22平方公里基本区域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包括修补残墙断壁、实施屋顶绿化美化工程、清理露天市场、消除露天废品回收市场、完善标志建筑的景观照明等。
本市范围内的京广、京九等9条铁路干线两侧100米范围内以及京沪、京哈等新建铁路两侧也要求进行环境整治。包括清理清运生活垃圾和建筑渣土、修整周边破损建筑、拆除私搭乱建等。11条国道和11条高速路以及城市快速路周边,被要求要及时清除沿途垃圾、拆除违法户外广告、杜绝商业设施侵街占道等。轨道交通线各站点、出入口周边、沿线两侧也都将开展环境整治,并纳入长效管理。
而在对薄弱区域的环境整治中,规划要求,要坚持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环境整治,改变城乡结合部“非城非乡”的状况,到2015年,基本完成现有城乡结合部村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