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亟需强势政策与设计前置

提要:8月23日,由新浪地产网、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协会主办、天辰TCBCI协办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行业沙龙在北京海航大厦召开。协会专家、太阳能企业、开发商以及建筑设计师共聚一堂,齐议太阳能光热利用如何实现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产品如何应用于城市建筑等行业热点问题。

  当可再生能源应用与绿色地产密不可分,太阳能产品与建筑的结合顺其自然。尽管广泛应用太阳能呼声强烈,但设计单位、开发企业却因种种制约而“若即若离”。8月23日,由新浪地产(微博)网、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协会主办、天辰TCBCI协办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行业沙龙在北京召开。协会专家、太阳能企业、开发商以及建筑设计师共聚一堂,齐议太阳能光热利用如何实现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产品如何应用于保障房等行业热点问题。

新浪地产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行业沙龙现场

  工程市场增速明显

  强势政策是推动太阳能应用根本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协会秘书长霍志臣指出,根据今年上半年两家行业媒体对140余家企业独立调研结果表明,“太阳能发展总体速度有些下降”。

  “第一是家用市场,增长速度放缓,大概是15%到17%。第二是国际市场,增速为20%,而第三部分是工程市场,增速50%以上,居三项业务之首。行业内有一部分人认为工程市场可以把建筑市场单独计算,叫做第四市场。”

  面对房地产建筑市场的巨大商机,太阳能产品如何真正普及成为行业焦点。

  与会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强势政策要求对太阳能与建筑结合至关重要。北京九阳实业公司总经理杨德山提出,与建筑结合的房地产工程业务拉动了太阳能光热市场的增长。2011年国家提出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更是太阳能光热企业发展的机遇。目前开发商与消费者对太阳能产品缺乏认知和使用激情,太阳能产业需要政府推出更多强制性政策。

  辉煌太阳能副总经理颜中民则认为,江苏省在出台了12层以下建筑必须安装太阳能配套产品才能通过工程验收的标准后,极大地激起了太阳能企业、开发商以及消费者的热情。也让当地出现了整体配套、分户使用、集中供热的,单能源双能源结合、IC卡计量等各种新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依靠经济补贴和强制执行,太阳能行业才有可能往前发展。

  “一体化”概念内涵:从部件一体化到规划设计一体化

  2001年,住建部与太阳能行业首次推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概念。十年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内容升级至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将太阳能集热器嵌入建筑屋顶、外墙表面实现外观上的统一和谐,这是初级阶段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太阳能产品与建筑的结合,应该在论证环节就提出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问题。从设计的时候就考虑热水怎么使用,太阳能系统怎么安放,采用什么系统以及辅助能源等细节。

  北京市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副院长陈首春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最理想的是实现构建一体化。从项目定位策划阶段,太阳能产品就要介入。在设计方案阶段,就要与开发商沟通用不用生活热水,怎么实现效果,预留水暖建的位置等。

  而针对如火如荼的保障房建设,与会代表也纷纷建议:建设绿色保障房,不要在项目已经动工后才考虑增加太阳能设计,否则方案很难达到最优效果。

  开发商期待了解太阳能光热技术

  对于太阳能产业链上,政府、开发商、企业、设计院与消费者五方以政府和企业最热切期待太阳能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在项目中选用太阳能产品的阻力来自那方?开发商代表也在沙龙现场做出解答。

  蓝光地产成本管理部经理张涛表示,从开发商角度而言,采用太阳能产品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对太阳能技术的了解与否以及消费者对此的接受程度。开发商作为资源整合商,把各种建筑部品整合成为市场上需要的建筑。如果太阳能产品不能让项目产生溢价,开发商很少会主动在项目中选用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电热水器。

  沿海地产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助理徐孝平表示,沿海地产主要在别墅项目上使用太阳能产品,但对于中高层住宅则不敢使用。主要原因是不美观与不成熟。如果太阳能产品不能成为项目的营销卖点,那么开发商不会主动在建筑上使用太过于新颖的技术。徐孝平同时补充,如果政府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并且给予造价一半的经济补贴,开发商的积极性将会大幅度提高。

  新浪地产海南采购会酝酿太阳能工程商机

  针对行业里信息不对称的瓶颈,新浪地产通过沙龙、采购会等各种形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整合。据了解,在9月8日,“百强对接”国际旅游岛活动中,已经有7家企业提出了对太阳能产品的采购对接意向。海南日照时间较长,新能源的利用迫在眉睫。参加太阳能沙龙的企业纷纷表示出对采购会的浓厚兴趣。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品牌企业已经嗅到了太阳能工程市场的巨大商机。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