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建筑的声音 崔愷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建筑
在刚结束不久的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进行了主题为“少用能、少用材、多开敞、多集约”的演讲,还主持了“深圳体育馆保护”的主题研讨。
会后,崔院士在接受新浪地产(微博)专访时,强调了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三个要点——生态、尊重自然、对环境的善意。与传统西方的“征服自然”的建筑理念不同,中国建筑与生态、自然环境的融合则是需要仔细思考的,这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的回归,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崔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对环境的善意
使中国建筑回归传统哲理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它镌刻着一个民族、地域、社会的存续的历史过程,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建筑本身还是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和积累,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从总体来讲,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则是最大的问题。
崔愷在CADE论坛上也就此抛出了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向农民学习,向祖先传下来的智慧学习,去思考人、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也许这样我们才能看清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建筑。
现代建筑的理论和思想产生于西方社会的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带动下,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形成了世界建筑的“国际化”浪潮,我们的城市建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广泛影响。
那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根”在哪儿?
崔愷就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性谈到:今天我们谈到绿色发展、生态、尊重自然,应该说相比较西方传统来讲,更是东方的哲学,东方的传统哲学就是如何尊重自然、融入自然、敬畏自然。西方的古典建筑通常比较沉重,以征服和占有为主,从历史上来看,是这样的趋向。但是,当下的西方却非常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过来中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反而走了西方的老路,属于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占有自然,这些思路是跟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背道而驰。
崔愷作品:中信金陵酒店冬景
在近些年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我们一直在向自然索取,很多地方以文化的名义建设很多形式主义的高大上的建筑,高耗能建筑,占有了很多自然资源,甚至破坏了环境,实际上是有悖于我们传统文化的。
崔愷也表达了对此现象的看法,他强调:我不赞成一味追随形式主义的文化建筑,当下的中国建筑应重新走到尊重环境,绿色发展的路上来,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智慧的一种学习和回归。
当然,这也是崔愷一直在提倡并呼吁的观点。
崔愷作品:中信金陵酒店夜景
再谈绿色建筑 建筑环境的思考
在专访崔愷之前,笔者有幸聆听了崔大师在CADE展会上的演讲,在演讲过程中,他就对绿色建筑有着非常深刻的剖解。
崔愷认为,谈到绿色建筑,实际上并不是只是太阳能、地源热泵这种清洁能源的应用。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讲,应该将其渗透到所有方面,是用一种对环境的善意,是节俭的生活态度,应该借鉴地方传统智慧,用这种态度去做绿色建筑。所以处处都可以是绿色,不见得是看着种了花、屋顶花园、看着太阳能板,才知道这是绿色建筑。
从建筑本身来讲,绿色建筑也需要更高维度的思考才能将其做好。崔愷表示,我们应该从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角度,从建设指标和技术规范的角度,以及从建筑长久的寿命角度,来衡量绿色建筑如何能够有效地落到现实当中。
崔愷作品:中信金陵酒店内景
事实上,我们高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在很多地方都是比较铺张的,规划的铺张、建筑标准的铺张、建筑规模的铺张,包括在建造过程当中不切实际的压低造价,减少建筑的寿命,如此这些,其实都是不绿色的表现。
崔愷也提到,现在工程技术界都在重新反思绿色建筑的发展到底应该怎么样,以往我们有一种口号“用绿色带动产业发展”,换句话说,主要讲的是生产。而大量廉价的保温材料,消耗大量资源而生产的太阳能板,还有不少性能并不可靠的所谓节能设备和技术,成了绿建达标的手段,这也是许多建筑并不真正“绿”的原因。
建筑节能
朴素智慧下的建筑空间解构
从当代低能耗建筑的角度来看,一般会强调空间的封闭性,有更好的封闭性,用少量的能源创造舒适的人工环境。但是,崔愷认为这是片面的理解。
崔愷强调,对于低能耗建筑来说,我们更应考虑的是建筑的开放性,而开放性就像中国传统建筑一样,从北到南,中国大量的传统建筑,带来的好处是更多的融入自然,自然通风、采光、隔热,散热,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是很有效的,这些都是老百姓很朴素的生活智慧。
所以,我在此类建筑的设计当中,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建筑能不能创造更好的、有功能性的半室外空间,不用能或少用能的功能空间,尤其在气候适宜的地区,建筑应多提供优质的户外环境,这是降低能耗的特别重要的措施。
崔愷作品: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在采访中,崔愷亦举例表达了对当代中国的某些建筑空间方面的思考。
现在,包括高铁、机场很多大型建筑都在强调空间的舒适性,同时也在强调封闭性。在这些建筑的空间中,我们会发现存在很大的浪费性,比如某些展览馆,上面的空间基本没有被应用到。我们主要的活动空间都是在四米以下,这个时候如何巧妙从大空间里面想到小空间,让小空间变成节能同时又是舒适的空间,则是建筑师应该深入思考的课题。
就此而言,崔愷还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预测观点:未来中国的高铁站可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造,把高大封闭的玻璃幕墙拆掉,让低矮的商店变成有空调的候车室,开敞的大厅空间不需要空调,这些措施可以大量地降低我们的能耗。
崔愷作品: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全景
用与自然开放相融的办法去降低建筑能耗,也是崔愷在空间结构方面的一个建议。
他说,绿色节能减排的方法上,用的最重要的手段是自然的手段,应是向自然学习,向自然开放,有了这个价值观,有了这样的一种设计策略,建筑自然会改换头面,不会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形象,更多的是创造空间,无论是跟城市、跟自然都是非常好的一种和谐和开放的关系。
崔愷作品: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内景
另外,崔愷也从西方建筑定位变化中强调了自然环境与建筑相融的重要性。
他谈到,建筑在英文上是architecture,和西方建造最初的艺术性有关的。但是我也注意到,有些国外的建筑系,已经不叫architecture,叫building enviroment,看上去是一个工程师的词,但是我觉得很有道理,建筑环境,建造环境是不再强调建筑自己的形象,因为architecture强调的是形式,但是实际上今天在我自己的设计当中,虽然我也是传统建筑学培养出来的,但是越来越觉得只关注建筑表皮是不对的,非常善意的就是做建筑环境,而环境应该是自然的环境,是人们可以舒适的环境。
可持续发展
长寿命材料应得到广泛应用
在当下我们强调百年住宅,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时代,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在建筑规划、空间设计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如何应用建筑材料,应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建筑师每个项目都要认真思考。
崔愷作品: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航拍俯视 (傅晓铭摄影)
崔愷认为要使建筑有长久的价值应该尽量使用长寿命材料。
崔愷说,在我自己的建筑设计当中使用的材料,更倾向于选择长寿命的材料,很多非长寿命材料,随着时间性能会衰减,在将来一定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崔愷作为知名建筑师,名牌项目非常多,在很多项目当中,崔愷对清水混凝土也是有着偏爱的。在采访中,崔愷也强调了自己的这个偏好。他说,清水混凝土是结构性材料,有长达几百年的寿命,而用它创造出来的空间是有永恒性的。
崔愷作品: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室外 (张广源摄影)
就应用长寿命材料的观点,崔愷还举例表示,在天津大学新校区的建筑当中,从第一天开始规划讨论,建筑师们就提出来拒绝用面砖,要用砌筑的砖,因为砌筑的砖耐久性很好,文化属性又很高。尤其是校园,如果用涂料,校园的文化就显得很单薄,过几年一翻新,时间感就消失了,不可能变成百年的校园。我们希望用永久材料沉淀时间的痕迹,让文化在这里滋养出来,这也是我现在比较关注的。
建筑师要学会盖房子
更要学会做人
之前遇到一个提问:“建筑师是一个令人绝望的职业吗?”在所回复的观点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条:“绝望的是无能之人,不是建筑师这个职业”。当然,这条回复也引来了不少青年建筑师的集体回怼。在这里我不谈孰优孰劣,只是这让我引发了一个思考:“当代青年建筑师应该有怎样的心态来有尊严地面对自己的职业?”
在与崔大师对话的过程中,我惊喜地为这个问题找到了更好的答案。
崔愷曾在CADE演讲中表示,作为中国本土的建筑师,我们应该更多地为老百姓服务,创作出适合他们的建筑。作为年轻人,应该保持一种关爱社会的心态,应该更多地去接触社会,走访好的建筑,好的城市,也要多关注落后地区的老百姓。
崔愷作品: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办公门厅 (张广源摄影)
而建筑师作为一个社会教育的角色,做事和做人,相互关联,如果仅仅有一技之长,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包括建筑师,我们要为社会承担自己的一份专业责任,先要学会做人。可能不能像做艺术家那样,仅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喜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会撞南墙,行不通。建筑师要接触社会,不是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而是应该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建筑师要学会盖房子,更要学会做人。”崔愷的这个观点亦是以人为本在建筑师行业当中的经典诠释!
崔愷作品: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办公区 (张广源摄影)
在采访中,崔愷也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更为深刻的补充描述。他表示,在建筑领域当中,建筑师这个行业有两种大类型,一种是想成为大师,成为明星,所以将追求个人风格变成一个自觉或不自觉的目标,一种梦想。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从教育的角度以及从实践的角度,我觉得实际上个人风格没有那么重要,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有个人风格,世界上有个人风格的建筑师,能被大家记住和公认的就那么几个。
崔愷作品: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酒店模块室内 (傅晓铭摄影)
另一种类型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职业技能服务于社会的建筑师,而社会的需求,也正是这样的人。每个建筑师都有自己的经验、知识结构,自己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偏好,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人的个性会有,但是不要刻意,人的个性应该是能够长时间呈现出来的某一种状态,而不是为了做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而刻意装扮而成,或者在条件非常宽松的情况下做一个所谓的吸引眼球的建筑。
另外,建筑师也应该成为社会中具有善意的建筑师,对每个项目,无论是公共厕所还是大剧院,都应有同样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正能量,有善意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他自己的作品少犯错误,对社会真正的有贡献。
崔愷作品: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酒店室内 (傅晓铭摄影)
采访后记
本次的专访中,能够面对面地感受到作为建筑师的崔大师的专注和格局,而在采访镜头之外,崔大师的亲和与朴素也是我们共鉴的,诚如最后“建筑师要学会盖房子,更要学会做人”所表达的观点一样。以人为本的道家有云:道法自然。
在当代,人与自然的强纽带关系,亦需要更多的崔大师这样的建筑师来通过建筑来表达和维护。
崔愷院士与新浪地产主编赵明宇、设计频道主编罗大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