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禹防水徐桂文:敬畏质量 于平凡中坚守
东禹防水徐桂文:敬畏质量 于平凡中坚守【2017万里行之十二】
没见到徐桂文前,翻看她的资料,看到“质检部主任”、“零质量问题”、“一丝不苟”等字眼,想当然地认为她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见到本人,才知道她是一位爱笑且亲和的大姐。不过当记者提出请徐桂文分享她个人在质量提升工作中的故事时,这个在同事眼中“善于做事,不善表达”的大姐犯了难。
徐桂文(左六)
质检35年 深入到骨子里的热爱
30年前,徐桂文本是黑龙江一家糖厂的质检员,自1988年举家搬迁到盘锦后,一直从事防水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2012年退休后被辽宁东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禹防水”)返聘为质检部主任,专门负责防水材料的质量。
近两年来,东禹防水调整产业布局,在山东、上海、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市设置营销中心,直接提升了市场订单量,以前4条卷材生产线“早7晚6”的生产已经供不上日益增多的市场订单,只能黑白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生产。55岁的徐桂文也坚守在工作一线,订单催得紧,她时常加班到夜里一两点,只为保障每一批次的产品质量。
由于质检要和生产同步,质检部在徐桂文的带领下,不仅积极响应企业提出的“人人都是质检员”口号,对全生产线上的关键人员进行培训,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艰巨背景下,带领质检部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原料进厂、成品及半成品检测,切实做到了有问题的原料决不放行,有问题的成品决不出厂。
从事质检工作35年来,在旁人看来无比琐碎的工作,她却乐在其中。徐桂文坦言:“好的防水材料不是靠检测出来的,而是靠生产出来的,成品检测就相当于‘死后验尸’!”在每批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徐桂文都带领团队进行一丝不苟的检验,达到指标才能继续生产,这已经成为他们的工作习惯。
徐桂文
主动增加检验 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与东禹防水这个大家庭相处得十分融洽的徐桂文,做起质检工作得心应手。从原材料选购和检测开始,质检部通过小试SBS原材料型号、批号来决定它是否能进厂;滑石粉一旦检测水分超标,有权立即退货……徐桂文带领的质检团队合作无间,为东禹防水的质量把好了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
“原材料合格了就怕上生产线后的半成品不合格。检测是有概率的,质检部按照国家标准1/10的概率去检验,但由于不是对每卷防水卷材都检验,所以我们就主动提升产品的标准。东禹防水要求SBS沥青卷材的横向纵向拉力均超过500MPa,至少比国标的延伸率增加了30%,这样我们才敢给出‘合格’;强力交叉膜TPS反应粘防水卷材,国家标准要求拉力为150MPa,我们主动提出要大于200-300MPa……”据徐桂文介绍,这些都是东禹防水的质检、技术与车间工人协同完成的。
出于对质量的敬畏之心,东禹防水生产的每批次产品换胎体的时候都要检测一遍成品拉力,为此,徐桂文还向董事长孟祥辉“发难”:“裁样太多,一年下来会浪费材料,让人心疼。”孟祥辉董事长不但没有责怪她,还鼓励徐桂文继续严格把好质量关,不要过于在乎裁样多少,只要保证质量,就是在盈利,就是在为品牌增值。
除了过硬的技术 质量管控更需要“三心”
35年的质检工作经历,徐桂文说自己身上没发生过什么波澜壮阔的事情,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一些琐碎的工作。35年的研究与实践,让徐桂文为东禹防水,乃至为盘锦当地的防水行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质检员。除了检验水平让人信服,她身上的细心、耐心、责任心也成就了东禹防水的品质。
徐桂文刚到公司的时候,东禹防水正在自主研发反应粘湿铺防水卷材。为了实现有水基面的完美施工,配方反复调整了5个月,徐桂文带着她的团队也跟着检验了小成品5个月,直到产品顺利出炉。
防水行业的产品标准很多,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为了东禹防水的产品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即使具备深厚的实践经验,徐桂文也不厌其烦地将每项标准、标准的每个细节都看透、学透。她有一本厚厚的笔记,专门记录标准的新变化。根据最新的标准,徐桂文向企业建言,要建设与发展企业自己的实验室。目前,东禹防水已拥有自己的标准化实验室,检验设备与可检验项目都很齐全,不需要委托第三方。今年,实验室还要添置高分子检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