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城市土地市场受追捧 土地供应结构或调整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
今年前7个月,规模房企拿地热情持续高涨,尤其是中西部城市土地市场热度大涨,土地成交大增。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样的变化,有利于平抑房价上涨预期,将会缓解未来房价上涨压力。
文/本刊记者 甄爱军
中西部城市成为主角
中西部省会城市土地市场越来越受到房企关注,土地成交活跃程度不断上升。
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中西部省会城市土地交易规模较大。根据易居(博客)研究院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在今年1~7月份,受监测的50个城市中,土地成交面积排名前10 的城市分别为郑州、重庆、徐州、合肥、西安、武汉、贵阳、昆明、北京和天津。从该排名中可以看出,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表现最为活跃。同时,此类城市中,包括郑州、合肥、西安、武汉、贵阳和昆明等都属于中西部省会城市。
表1 2017年1~7 月份部分典型城市土地成交面积
排名 城市 面积(万平方米) 排名 城市 面积(万平方米)
1 郑州 890 11 南京317
2 重庆 772 12 常州309
3 徐州 759 13 上海283
4 合肥 491 14 镇江271
5 西安 459 15 佛山261
6 武汉 378 16 成都 234
7 贵阳 357 17 青岛233
8 昆明 346 18 宁波225
9 北京 335 19 南昌211
10 天津 329 20 杭州204
数据来源:易居研究院
而从个案来看,也反映出房企大力布局中西部城市的变化。以融创为例,截至7月份,公司通过收并购方式即取得土地6642万平方米,其中80%以上位于合肥、重庆、济南等中西部省会城市。
不过从溢价率水平来看,7月份土地市场竞争并不是很激烈。根据易居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溢价率总体位于合理区间。数据显示,7月份,50个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为34%,环比增加4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通过观察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当土地市场过热时,溢价率往往处于高位。总体来看,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上半年,土地溢价率相对偏低。而从2015 年下半年开始,土地溢价率开始攀升,到了2016 年9月份土地溢价率高达88%,创下历史新高。随后在对高杠杆资金管制的大背景下,土地市场逐步降温,溢价率开始回落,直至回到25%~50%之间的合理区间。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一线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仍然偏热。数据显示,今年1~7 月份,全国50 个城市的土地溢价率排名中,排名前 10 位的城市分别为清远、合肥、嘉兴、珠海、南昌、肇庆、佛山、惠州、镇江和中山,溢价率分别为 204%、135%、126%、117%、104%、99%、94%、88%、81%和 81%,高于合理水平。在这10 个城市中三线城市就占了 8 个,且均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中,这说明此类区域的三线城市土地市场已经处于过热区间。
拿地方式出现变化
不过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当前土地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部分规模房企“囤地”热情高涨,联合拿地情形也越发多见。
根据克而瑞首次推出的《2017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TOP30》排行榜情况来看,就新增土地价值30强榜单方面来看,规模房企的拿地优势尽显,新增土地价值榜前10强房企有8家即排在销售榜单前10位,前10强的新增土地总价值达到9163亿元,占到30强拿地总量的66%,是TOP11-30房企拿地的两倍之多。其中前3家房企碧桂园、万科、恒 大新增拿地额即达到4800多亿元,与后20强房企几乎持平。
从新增土地规模上来看,TOP10房企拿地规模最大,而且遥遥领先。新增土地价值榜上,TOP10房企拿地总价值达到8612亿元,占30强拿地总量比例达到65%。拿地面积榜上,TOP10房企拿地总建面亦达到26728万平方米,其在30强拿地总量比例更高,达到了惊人的76%。
表2 今年1~7月部分房企拿地情况
排名 企业简称 新增土地价值(亿元) 排名 企业简称 新增土地建面(万㎡)
1 碧桂园 1859.7 1 融创中国 6843.9
2 中国恒 大 1281.9 2 中国恒 大 6615.6
3 万科地产 1118.6 3 碧桂园 5483.7
4 龙湖地产842.8 4 万科地产 2180.1
5 融创中国 837.3 5 保利地产1415.1
6 保利地产 795.7 6 龙湖地产 994.5
7 中海地产 505.6 7 新城控股 975.1
8 首开股份482.6 8 中海地产 812.6
9 华润置地 458.2 9 绿地集团 760.9
10 中国金茂 429.0 10 华润置地 646.4
数据来源:克尔瑞研究中心
此外,今年土地拍卖成功率也比较高。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50城土地流拍率为4%,比去年同期的5%还要低一个百分点,并创下历史新低,这一方面说明土地市场较为活跃,同时也说明土地交易的质量总体较高。
由于调控政策效应已经扩散到到土地市场,房企拿地受到诸多限制,于是联合拿地现象呈现多发趋势。据了解,今年土地市场受到调控的力度在不断增大,土地出让的规则变得越来越复杂,竞地价限房价、配建附属设施、竞开发企业支持运营面积等要求频频出现。面对上述诸多限制条件,开发商选择的应对方式是组团拿地,组成联合体,共同经营,共担风险。有统计数据显示,以北京为例,在30亿元以上的地块中,有四分之三的地块是以联合体的方式拿到的。
供应结构可能调整
长效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未来土地市场供应结构发生变化。
就目前趋势来看,一线城市以及热点二线城市住宅土地市场的供应还将继续增加,全年土地供应将明显超过往年,这将会缓解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紧张,从而稳定市场价格预期。目前,楼市调控侧重于长效机制的建立,除了扩大供应,还会加大在租赁住宅和住房保障方面的土地供应,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土地市场供应结构有望出现新的变化。
而对于近期土地市场变化,业内人士表示,预计热点城市土地供应会加大。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指出,今年三季度,预计热点城市土地供应的规模会进一步加大,以更好地符合补库存的导向。另外,近期关于共有产权住房、自持型租赁住房、全装修住房等概念的讨论较多,预计各城市土地的供应结构也会随之调整,进而影响相应的交易结构。
业内人士提醒,要留意部分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过热现象。严跃进表示,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中的部分三线城市而言,溢价率相对高,其土地价格泡沫的风险或也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