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_新浪地产网

推进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要: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已告别“高速”发展时代进入“中速”并由中低端为主转向中高端发展阶段,面临消化过剩产能进入胶着期,转型升级面临阵痛期,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进入回落期——“三期叠加”的严峻挑战。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已告别“高速”发展时代进入“中速”并由中低端为主转向中高端发展阶段,面临消化过剩产能进入胶着期,转型升级面临阵痛期,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进入回落期——“三期叠加”的严峻挑战。近年来,行业无序竞争局面依然存在,市场需求增长萎缩与产能过剩的矛盾日趋加大、节能减排压力更为紧迫、行业集中度低、品牌知名度低,创新能力急待提升与加强、加工制造大多处在价值链低端和被动从属地位,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服务业发展缓慢,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上述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向高端发展和向集中度提高发展。造成上述问题和矛盾的根源,从表面上看是需求不足,内需和外需都收缩加剧,但实质上反映的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保持多年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适应新的需求,行业创新发展缺乏驱动力,发展方式模式陈旧,节能减排推进有效的措施不足,兼并重组政策滞后,协调不力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剖与组织力量攻坚,为此,推进行业供给侧改革必须有目标、有组织地对关键问题实施攻坚。

  2017年到2020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时期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关时期,要改变过去依靠庞大市场需求推动粗放式增长的发展方式,以科技创新向高端发展,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转型升级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期。创新是一个行业决定目标、方向和进步发展的前提,也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有效解决目前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新的需求不足、雷同发展、高端发展不足、布局分散、集中度不高等共性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关键举措就是必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去产能、补短板、增效益、稳增长,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切实有效推进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朝着瞄准世界领先水平追赶,进而为实现超越世界领先奠定基础。

  为此,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在分析行业现状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战略,“十三五”期间,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已经开展的“四新”、“两个遏制、行业自律”以及贯彻落实《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等工作的基础上,特提出打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三个攻坚战”的总目标,作为当前乃至“十三五”期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工作重点和着力点加以推进落实。即:打好去产能、补短板为重点的结构调整攻坚战,提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好产业技术装备创新提升的攻坚战,全面提升技术装备和产品的质量档次,向中高端为主发展;打好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攻坚战,促进行业节能减排全面达标,进而通过倒逼机制一并淘汰落后产能。

  当前打好“三个攻坚战”具备很多有利条件。首先从宏观经济的全局看,党的十八大及各次中央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精神,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从总的目标思路上为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改革指明了方向;二是近年来在建材行业打好四个攻坚战和两个加快的统一部署下,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在推进“两个遏制、行业自律”以及贯彻落实《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等工作的推进与实施已经为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是2016年行业“去产能、补短板、稳增长、调结构”初见成效。《2030年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正在引领与带动“去产能、补短板、稳增长、调结构”的深入开展。

  现在的关键是在一般部署、一般号召的基础上瞄准和抓住行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组织攻坚,以攻坚关键问题带动行业的全面提升和总体发展。就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而言,应该着重打好以下三个攻坚战:

  一、打好去产能、补短板为重点的结构调整攻坚战,提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

  (一)攻坚目标

  创新驱动、创新机制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实施“提升一批、转型一批、淘汰一批”的调整战略,鼓励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发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的比较优势,对中小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培育龙头企业和大集团企业;引导与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延伸发展、集成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形成一批“专、精、特、优”的有新的市场需求的特色企业;坚决淘汰产品质量差、原燃料消费高、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企业。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扶优扶强,兼并重组,到“十三五”末,现有企业总数减少三分之一,前10家建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20%~30%,形成建筑陶瓷砖、卫生陶瓷制品、其他建筑陶瓷类制品、上下游配套产品等完整产业链,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集团。培育3~5家销售额超百亿元的国际知名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建筑陶瓷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80万元以上;卫生洁具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60万元以上;先进品牌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120万元以上。

  (二)工作举措与支撑点

  1.加大推进兼并重组的力度,全面拉动产业转型升级。

  集全行业之力,进一步争取政府部门出台兼并重组的专项优惠政策,特别是争取兼并企业在金融、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性政策;鼓励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通过合并、股权收购、资产收购、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多种方式推进资本融合和产能整合,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低效产能生产和对其关停并转为契机,对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兼并重组做出政策导向,发布兼并重组导向目标,推进低端产能、落后产能自动退出市场或向大企业靠拢。通过兼并重组带动企业、行业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益,进而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同时进一步推进大企业集团做优做强做大,重点培育行业领军型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行业由资源消耗型、生态欠佳型、创新不足型和速度规模型,变为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型、创新驱动型和优质高效型。到“十三五”末,真正实现企业总数减少三分之一,前10家建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20%~30%,培育3~5家销售额超百亿元国际知名企业,行业在国际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

  2.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理念,加快“走出去”和选择必要的“引进来”。

  进一步树立开放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开放发展能力,加快“走出去”和选择必要的“引进来”、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国内外开放发展的格局。特别要紧紧抓住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骨干大企业的优势,积极引导高性价比和高附加值产品及配套服务、工艺技术装备、资金、人力资源和优势产能等率先“走出去”,以资本输出、产业融入、工程服务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组织与引导骨干生产企业和骨干装备企业瞄准国外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到国外投资兴办企业,培养中国的国际品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将与中国建材联合会“走出去”产业链一道共同为企业提供有市场需求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资源等相关信息,同时为企业提供国家政策、法律、金融、投资方面的信息并开展服务对接工作,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行业“走出去”服务系统,使“走出去”发展成为“十三五”时期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新的发展路径与支撑点。同时,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还将继续加强与世界先进国家行业协会等国际性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建设信息与资源共享的国际平台,注重适时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装备、人力资源、工业设计、品牌创新等创意和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形成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的发展态势,从而不仅缩小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而且为追赶与超越奠定基础。

  3.着力推进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和品牌建设,整体提升行业向高端发展。

  (1)制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2025现代化制造加工体系》,围绕提升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制造水平,以绿色、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融合为目标,制定建筑陶瓷的现代制造加工系统,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制造加工全方位贯穿与融合信息、智能、绿色制造加工的创新理念,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加工,从生产过程控制运行到管理数据及评价,都实现新型的制造模式和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控制,推动行业整体迈向中高端。

  (2)加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互联网+”》推广。推进“互联网+”在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生产、销售、服务中的应用,创新业态模式。构建“互联网+陶瓷、卫浴”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安装服务体系,借助众创众设和第三方服务,打造新型市场平台,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信息情报系统、移动网络系统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第三方电子平台的带动作用,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增强与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协同能力,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附加值,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加工制造业融合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促进建陶和卫浴企业从单一的生产型制造向生产制造和服务业转变,由卖产品向产品+服务型转变,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发展。

  (三)达到效果

  低端产能、落后产能淘汰与退出市场、优化结构;大企业带头兼并大企业或中小企业、带动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进而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减少企业数量,提高行业产业集中度;提升行业制造加工水平和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促进行业向高端发展。

  二、打好产业技术装备创新提升的攻坚战,缩小与世界领先的差距

  (一)攻坚目标

  组织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大企业和科研设计力量瞄准世界领先水平和国内短板开展技术装备攻关,特别是围绕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关键工艺技术、装备的提升与产业化、集成配套水平的提升。重点研究开发新型原料制备、新型节能窑炉、陶瓷砖短流程生产工艺、智能化、环保及循环利用新技术,在已有的基础上到“十三五”末提升一批,突破一批。

  技术研发与技术提升改造的重点包括:

  1.工艺技术:薄形建筑陶瓷砖(板)生产及应用配套技术、轻量化节水型卫生陶瓷生产及应用配套技术、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新产品生产技术、卫生陶瓷低压快排水成形技术、高压成形技术的提升与突破。

  2.原材料及色釉料:低品位原料(如红坯、页岩、瓷石)应用技术、功能喷墨墨水、抗菌减碳新型坯釉材料等新型色釉料制造技术的提升与突破。

  3.重大装备:宽体节能窑炉、节能高效多层辊道式干燥器、薄板生产线、卫浴装备、陶瓷装饰用喷墨印刷技术装备、激光打印技术装备的提升与突破。

  4.工业自动化:3D打印模型研发、NC加工技术、智能化生产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自动储存转运生产线、智能化立体仓储技术的提升与突破。

  (二)工作举措与支撑点

  1.充分发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提升中的带头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学研用”全产业链的产业技术联盟的建立并发挥作用。争取政府支持重大基础性、共性技术研究,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关键产品、技术、装备的开发课题和重大项目的立项,在行业内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有效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在努力取得各级政府支持和鼓励政策、资金的同时,行业内大企业共同筹措专项扶持资金,对创新与研发项目争取财税政策优惠。

  2.加快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标准的创新引领作用,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扶持新需求的产品加快发展,以标准的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倒逼质量、能耗、环保、安全不达标的企业退出市场。积极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及产品得到有效保护和推广。

  3.响应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标准改革的号召,以有利于结构优化,有利于向中高端发展为原则,运用标准,特别是提高协会团体标准水平和市场化运作水平,推动协会团体标准的提升与覆盖,从而为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三)达到效果

  1.整体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瞄准世界领先水平,创新实现突破一批,在全面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的同时,淘汰一批规模小、档次低、落后的产品和生产线,全面提升优化行业结构。

  2.推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以市场导向制定的协会标准协同发展,形成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以健全的标准体系支持、扶持优质产品,限制淘汰落后产品。

  3.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建立各产区创新平台,进一步形成行业有更多创新载体,同时进一步增加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以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技术中介服务,加快技术成果转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形成一套新的创新体系和机制,使创新提升有更多的支撑点。

  三、打好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攻坚战,通过倒逼机制淘汰不达标企业,实现清洁生产

  (一)攻坚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资源、能源和环境容量约束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压力的日益加大,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发展将面临资源、能源和环保成本提高的严峻挑战,节能减排已成为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对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对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带来的巨大改变就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为实现建筑卫生陶瓷规模以上企业三年达标,加快行业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用绿色环保倒逼推进转型升级、以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制造。到“十三五”末全行业全部实现节能减排达标,为此在“十二五”基础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15%以上、烟气粉尘排放总量减少2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4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淘汰落后产能30%。

  “十三五”末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世界领先水平的具体指标为:

  (二)工作举措与支撑点

  1.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能力。要着力搞好产业链全过程各环节的绿色设计研发、绿色生产制造、绿色营销及配套服务和绿色经营管理;着力创新提升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和绿色产品及配套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尤其是绿色制造,生产制造整个过程需体现低碳、节能、环境友好、员工友好、低废品率、高效管理等方面,不使用对员工身体有害、对环境有害的原辅材料,尽可能使用低品位原料及废渣、尾矿,企业在制造工艺上尽可能地应用低碳节能技术,采用优秀管理模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少排放或不排放三废,在低碳、节能、减排等领域能够不断研究,具备持续改进的能力。

  2.行业协会和各大企业主动协调地方政府、陶瓷和卫浴产区管委会,选择重点产区,组织开展绿色园区创建活动。重点推动示范智能制造基地建设,积极申请各级政府及有关方面的支持。

  3.认真贯彻落实好《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修改单,以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和中国建材联合会共同制订并印发实施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的同时,尽力促使《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最终修订后更加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降耗利废现状调查诊断,积极开展能源审计,制定节能减排、降耗利废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计划,实施节能减排、降耗利废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积极采用清洁能源。

  4.大力推进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改进及自主创新,为节能减排、降耗利废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可靠而有效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保障。

  重点研发与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包括:

  (1)原料生产:完善和推广建筑陶瓷干法制粉工艺技术、连续球磨工艺技术,扶持建立集中制粉商品化应用示范中心。

  (2)能源及窑炉:集中煤制气技术、新型高效煤气化(自)净化技术装备、窑炉和喷雾干燥塔能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隧道窑新型节能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

  (3)生产工艺技术:陶瓷砖减薄工艺技术、低温烧成技术、卫生陶瓷成形模型免烘干工艺、低粉尘作业工艺、五金卫浴自动化打磨抛光。

  (4)减排技术:球磨机、风机等装备节能改造技术,高效收尘、脱硫、脱氟技术与装备。

  5.建陶和卫浴产品开发将朝着绿色化、功能化、时尚化方向发展。薄型砖、利废型新产品等绿色化产品,防静电瓷砖、自洁性瓷砖、蓄热、蓄光型建筑陶瓷、健康保健性瓷砖、节水型卫浴产品、智能卫浴等功能产品,仿石、仿木类瓷砖仿生产品,将成为未来瓷砖产品的主流方向。

  (三)达到效果

  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80%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建筑陶瓷工业实现废水零排放;卫生陶瓷实现工业废水排放全部达标;规模以上五金卫浴企业实现清洁生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50%以上企业实现“绿色制造”,规模以上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

新浪地产
关键词:

陶瓷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陶瓷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