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洪元: 繁而至简,返璞归真—建筑教育与修养有感
6月9日,以“建筑师的成长:教育与修养”为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建筑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U7+ Design中青年建筑师设计”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深度”举办。论坛上一批青年建筑师通过分享作品和思考、感悟,探讨建筑师成长的外在和内在因素。旨在通过身处高校设计院的建筑师的成长经验,展现建筑设计的知识性、艺术性与社会性,以及教育与修养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梅洪元院长
繁而至简,返璞归真—建筑教育与修养有感
以下为现场实录:
梅洪元:尊敬的庄院长,尊敬的各位同行,各位建筑师,大家好!很高兴有今天这样的机会,借这个平台做一个交流。首先在这里向U7+Design中青年建筑师设计论坛清华站成功的举办表示祝贺!
我是受大会的安排,让我做一个开场报告,我觉得可能和我自己在岗位上从业有关系。刚才董院长跟我聊天的时候说,我是怎么安排的时间每天?我说一周我是五个半天在设计院院长的岗位上工作,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作背景,让我对今天的论坛这个主题谈建筑的教育与修养问题,可能在当下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实际上我也知道这个命题本身,刚才刘玉龙院长已经做了非常深刻的诠释,我也知道建筑教育作为一个建筑师在从业之前的教育和在岗作为建筑师一个继续教育,它是一个全过程的。但是今天整个发展趋势来讲,应该是从学界到业界,从校园到社会,这种渗透,这种交融,这种趋势是越来越强,无论从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是我们教育教学手段,还是我们平台的搭建,刚才庄院长也谈到这样一个问题,对学院和设计院对人才的培养都在各自发挥着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我今天在这里所谈到的建筑教育和建筑修养,我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是面对大家已经走向了职业工作岗位,作为一个建筑师来说,应该了解一下当下的从业前的建筑教育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所以我的题目是繁而至简,返璞归真,谈一下建筑教育与修养有感。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阐述一下,我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建筑师面临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刚才也谈到了,建筑师的成长离不开外在的教化与内在的修为,我们做出一个好的作品,可能表达了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同时一个作品它也会深刻反映,作为一个创作主体建筑师他自身的教育和他的修养。
我们当下的建筑语境,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就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海量知识、多样技术、多元价值为特征的时代,我们正处在以文化传承、环境友好、人文关怀为本源的时代,如何提升建筑品质,创造与环境、技术、社会同生共进的建筑文化,我倡导繁而至简的建筑教育,促进建筑从狭义向广义。
我今天谈两个方面,第一个部分就是繁而至简,变革时代的建筑教育。
首先我们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变革,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当我们人类工业文明迈入到3.0甚至4.0时代的时候,我们和互联网已经密不可分。我们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每个人同时也成为数据的来源,甚至人类的部分功能可能也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五秒以内的时间内,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那么这项工作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未来十年有50%的工作会消失,数字型、重复型的工作最容易被取代。全球的知识是以每12月翻一番的速度递增,人类知识必须面临海量的知识,越来越繁杂,这是技术增长的曲线,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极大的释放了人类的想象力。我们的设计创作和表达手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知识的获取与技术的学习这种平等与自由,带给人们是真正的个性化,我们从我们建筑发展的创作趋势可以感受到。人们的需求与价值的认知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变革时代的建筑教育呢?我们面临怎样的变革?海量知识也好,多样技术也好,多元价值也好,我们都要殊途同归,我认为应该是繁而至简。因为我们面临海量不断更新的知识,科学技术,多元化的个性价值诉求,需要我们在多重转变的认知上来进行建筑教育理念与路径新的探索。
我在这里谈三个小点,第一点,知知识之反,应该倡导关联学习之法,大家已经离开了校园,走上职业建筑师工作岗位,但是你也应该了解当下在变革时代当中,校园里的建筑教育和社会之间在发生什么样的交融和变化。在全球性的数字时代,海量的数据为我们带来很多困扰,都在说我们将面临知识淹没智慧的危险。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关联主义已经成为数字时代一个重要的学习理论,这个我不再讲了,强调学习是一个关联的过程,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学习将不同专业和信息源密切的联系起来。
我们就在这里头要倡导这种关联学习之法,对于现在教育部也好,或者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建筑教育,应该将知识点的学习转化到工程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当中,去引导学生学会关联学科内与学科之间的知识节点和信息源,通过这种关联式的培养体系和教育平台,去重构人才培养的过程与方式。我们这里说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贯通培养方案,以数字培养为目标,推行广义的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实施多轨道,在做中学,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建构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着主干设计课体系,设置主干理论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等课程。现在我们推进开放性研究型设计课程正在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把这种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密切的结合起来,开放型设计课程在强调研究型课题类型的前提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组织全面开放,课题选择开放,向实践机构开放,向相关专业开放。
以开放式研究型的课程去提升国际化的视野、实践工程视野、社会文化视野、学科交叉视野,最近五年从课题的选择设计成果来看,也表达了这样一个趋向。就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相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设计还有工作坊等多种方式,强调教学中的地域化和国际化,从校园到社会,从社会到大学校园,知识在交互。这是去年哈工大在和西班牙做的海外的联合毕业设计一个作业,通过这种解决跨地域的项目来实现文化输出,设计课程也好还有工作坊等等模式,跨地域的命题,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还有关联式教育平台就是两院一体化,通过共同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共享平台的方式,在科学研究上打造重大成果培育的全链条,在人才培养当中去建设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的基地,推出两院一体化的方式。还有就是大工程平台,整合了相关的平台,包括大土木学科领域,乃至更广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等等。
我谈的第二小点,知技术之繁,恪守建筑设计之本。正如当年数学、几何学等自然科学介入建筑设计带来的变革一样,当今的参数化设计技术也拓展了技术边界。我们看到一种现象,当扎哈成为学生的偶像也好,右边那个是哈尔滨的大剧院,都成为了竞相模仿的形体设计,当我们学生把建筑表皮和形态作为重要表达内容的时候,对建筑和建筑设计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出现了一些偏差。这个我相信当我们走出校门的中青年建筑师,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应该会有深刻认知的,我们如何去做一个建筑工程设计,如何去引导学生理解技术在设计过程当中的价值,在建筑教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并不是技术的本身,而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为使用者去设计,应该是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建筑设计我刚才看清华大学的宣传片,几位老先生都谈到了,建筑设计是空间的营造,这两句话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和西方的,实际上这两句都是对建筑最本质的论述,今天我们依然传达给学生,无论建筑的空间、建筑的功能、建筑的限定等等。我们还应该去着重训练学生对建筑空间的认识和架构,这个是在去年我做的冬奥会,是根据它的诉求,它的逻辑,我当时也在想,建的鸟巢水立方在旁边,想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带着这个团队,带着学生一起参加这个设计,不仅要考虑环境对它的要求,还要考虑到它的功能,为使用者去设计,我们考虑赛时冬奥会不同的人群的流线,同时要考虑赛后的运营模式,提供了三种主厅,真正在设计教学当中把这些知识告知我们的学生。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项目,这是我们做一个科研攻关项目,我们发现在城市里的二三百米高的超高高层建筑当中,顶部由于它的机房,有很大一块是无效的空间,我就立了一个课题,如何利用绿色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对超高层的顶部空间进行改造设计。我把它做成了一个空中的博物馆,从简图当中可以看到,实际很夸张的,我们的超高层大家可能会主义,超高层顶部从机房一直到顶部的轮廓线,有三四十米的高度都是无效的。我把这部分空间用钢结构夹层,除了对日照、通风等进行考虑,还加上了风力发电,对它使用的能源加以利用,做了一个空中博物馆。
我讲的第三点就是知价值之繁,回归建筑教育之源。建筑教育不应该单纯的传授设计手法与技巧,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到建筑的真正需求,了解建筑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等复杂的关联性。现在我们这种趋势在我们建筑教育当中,或者在我们职业建筑师的工作过程当中,都应该是非常常见的。我们把这种教学过程植入到精准的社会活动当中,通过工作营的方式,与村民进行积极互动,在实践中学习。我们这几年承担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园区设计工作,结合地域特色,气候条件,在工程实践当中整合了教学资源和国际资源,我们今年秋季MIT和哈工大联手主办冰雪建筑联合设计营,计划邀请多所院校参与18年园区的设计。还有多种类型的全民教育活动,比如依托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还有展览,还有建造节等等,走进民众,推动全民的建筑审美能力的提升。潜移默化的传达出建筑行业对整个社会的价值的所在。
我今天讲的第二个部分,谈建筑修养,我讲的是返璞归真,新常态下的建筑修养。在谈到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创作背景,我们的创作语境,众所周知,当下的中国建筑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已经成为非常明确的指导我们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针。但是回顾中国过去这三十年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还存在很多问题,脱离环境,脱离现实的创作偏差,还有风格模仿等等,割裂了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要应对这种转型,在这种创作语境下,必须要进行建筑思维的转变和建筑修养的提升。我提出返璞归真的创作转型,在这里有三点,第一个就是要清楚当代建筑的创作指向,应该从文化传承、环境友好、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建构建筑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还有当代建筑品质提升,应该以回归真实,回归现实,回归朴实的态度,去回应建筑创作转型的诉求。建筑修养还包括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等多个4层面,正确的建筑认知是建筑修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建立正确的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一个好的建筑就像一篇优美的文章一样,应该具备信达雅的特质,新常态下,建筑师要有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平和的心态。
第一小点就是知建构之本,而戒浮躁,我倡导的原真之观。建构之本,倡导共融、开放、和谐的环境意识,注重地域资源的充分挖掘与集约利用,注重技术应用的适宜决策和效益平衡。原真之观,从认识论的层面,提升建筑修养,不要浮躁,不要非理性的创造,应该尊重建构逻辑,追求建筑的本原性和真实性。举个例子,就是我们创作了大连的工业软件园,大连属于东北,属于寒冷地区,到了冬季的时候有长达五个月的冬季,这是30万平方米的一个园区。要有上万人在这里工作,在这种气候下怎么做?在规划设计当中,我们尊重自然环境,高效集约利用了地形,在这里表达一个建筑师的修养,你怎么去面对它的社会问题,还有它在当下的时代性的问题。我们这个是做了一个转型,由传统的四合院东北院的原型进行刻画,实现了多种形式的合院的原型转译,这五个组团是一步一步演绎而来的。我们依据当地的主导风向,与山地高差进行变形和扭转,建筑组团也在山地当中起伏侧落,能够很好的契合山地的环境特质,这个项目我们得了一个金奖。
方案从符号提炼、视觉强化、尺度转换、情感共鸣等方面呼应当地院落的环境。举了一个例子,这是做的黑龙江博物馆,怎么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去找到我们的建筑语汇,我们在北方表达这种北方建筑的刚毅、理性的东西,我们去遵循它的形态,像一个自然模拟的巨石。这个博物馆建到一半的时候,省领导就要扩建,一二期工程,我们做下来也挺难的。但是最终实现了这样一个效果,做一个很带东北扩大的尺度,还有雪花的肌理,还有冰霜的印记和黑土地的特质,能够把它充分的调动起来,如何通过建筑语言的重塑,来反映建筑北方寒地建筑的原真。
这个项目是做在北京顺义,北京的四季冰雪中心,有室内的滑雪场、冰球馆等等,这个建筑是几十万贫困户,这是速滑馆,这是冰球馆,这个建筑是七百多米长,高度是150米高,一个非常大的建筑。真正的难度还是在那里75米高度的室内的滑雪,工艺还是很复杂的。这个滑雪馆我们采用自东向西倾斜的一个巨构形态,体现厚重的大体,毕竟是在首都的建筑,想强调北京的风范。我们把这四个馆都是用了铝合金的网壳结构,满足了冬季项目特殊的需求。
第二个小点是讲知环境之本而弃浮夸,就是我倡导适度之意。我觉得我们在新常态下,怎么样回归一个平凡的心态,应该在建筑创作当中反映。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存在脱离建筑本体,过度追求标志与形象性,建筑尺度失真,环境秩序破坏,经济浪费严重,应重新绅士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适度之意是从方法论的层面提升建筑认知与建筑修养,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无为理念,关注整体,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个是建成了,去年2月1号举行了全国冬运会,建筑的规划和布局像一个莲花的雪莲花瓣,把五个单体串联起来,也是表达了丝绸文化的一个现代演绎。还有这个布局也顺应了当地的主导风向,考虑到节能,冬季使用。从造型上,从新疆的雪山、戈壁等特色地貌中提取元素,简洁清晰的几何形体。利用了这种高效导风的屋盖形态减少屋面积雪,通过优化体型,低造价建造,实现这个作品达到一个理想的完成度。
这个是我们团队做的,这是一个中标的方案,四川眉山五馆一中心,这个小坡地有三十多米高,三四十米的高差。当我去踏勘地形的时候,坐在车里,走在高速路看到两旁,看到当地的建筑给了我一些启发,尺度很小,这边高,这边低,展览馆、科技馆、图书馆、综合馆、训练馆、体育中心,这是主干道,怎么融入自然环境当中,很原生态的状态,动了很多脑筋。我提出一个概念,去建筑化,强调在环境当中的原则,用当地的竹叶提取,规划设计将竹竿抽象为基地的景观脉络。起伏的屋顶意构了当地传统民居的意向,支撑结构选取竹节为原型,和屋面地势起伏有机融合,弱化了建筑体量,出挑的屋檐也有遮阳的作用,做了这么一个方案。
这是前年在竞标当中中标的一个项目,郑州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我们把四个顶组合在一起,当时一边是很重要的行政中心,通过上到这个平台以上,到了大的中庭,前后的广场是串联起来了,通过扶梯,把人送到这个平台上,做了四个顶,表面的肌理也做了一些,象征华夏文明,鼎作为设计原型,隐喻为蜿蜒曲折的黄河之水。当时还中标了郑州的大剧院,结合三个剧场,通过几个小边庭,把几个空间很好的组织起来。方案以黄河帆影、艺术之舟为主题,将船帆与桅杆等典型元素进行抽象的处理。最后它还是很简单的,我把建筑表皮用比较有质感的材料,结合几个边庭,我用了钢结构,由于它和楼板之间对应的连接,我做了一些边庭。我们常常建筑师都可能会去追求一些非常有创造性的东西,但是我在想一定要适度。
第三点就是知审美之本而去浮华,应该抱有一个平凡之心。在当代建筑创作当中,存在过度营建、过度审美等为前提的浮华倾向,审美之本是以质朴无华与简约适用为原则,依据建筑的本体功能、环境特质决定其形态构成与建构技术走适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平凡是从价值论的层面提升建筑认知和建筑修养,无印良品是平凡思想最好的诠释,其包装与产品设计皆无品牌标志。
这是我们做的大连体育中心网球馆,这个网球馆我们将支撑、围护与装饰构件一体化设计,建筑以简约的完型,肯定的线条和结构的韵律来表达它的视觉感染力,而且是以低造价来塑造的一个建筑的品质。这些钢构件和混凝土构件形成很好的对比,这是刚刚建完的时候,绿植没有上去,植被在上面,形成一个绿色的建筑表皮,发挥降温降尘降噪的生态功能。这是我14年做在我们设计院后面的一楼,是寒地建筑研究中心,我当时想用什么材料来反映建筑的内涵,它是一个寒地重点实验室,我在它的表皮塑造当中秉承了一个平凡之心,用了110块钱一平米的炭化木,做出来有一点特殊的感觉吧。它的地面构成也是内部功能的一个真实体现,保证了寒地建筑特殊的功能需求。通过界面转换,把一个山墙有一种构成感。这是院内它的南向,通风道和色彩都形成强烈的对比,我做了一个连廊,把设计院和重点实验室通过连廊把它们连接出来,除了满足功能需求,也做了这样一个构成。
这个刚才我做了,在这个顶部做了空中博物馆,这一段就40米高,当时针对这个项目,在建的过程当中,我也在想应该回归到一个最平凡的心态,就像无印良品一样。我用一个案例说一说,对于东北寒冷地区来讲,有三大瓶颈问题,一个就是能耗大,第二是耗材多,第三是建造时间周期短。只能每年五月份开工,11月15号必须结束,只有六个月施工,政府省长一号工程,一个十万米的建筑,12个月建成,我们建筑师抱有一个平凡的心态,我用了很多设计手段,其中举一个例子,在我们结构实验室花了36万块钱,做了一个实体的构件模型。大家能看到,在座的每个人都做,做一个三百米高的高层,这个跨度可能就是9米,9米的梁,至少在七百吧,有中央空调,高端写字楼,带有通风、电、吊顶等等,从梁到底下这个管道,需要1.3米的高度。我把它这个结构的梁加了一个锁,这是一个拉力锁,做成一个锁梁结构,这个得了一个专利,把无效的地方都剔掉,把所有的管道全从这里穿过去。我所有的管道就是在这个七百米,把所有的管线除了底下有一个吊顶,全部都解决了。我的每一层就节省了五百的高度,我怎么解决寒地的三大瓶颈问题。第一个,我每一层节省了五百,五十层就节省了25米的高度,我这个空间容积就小了,运营成本,像冬季采暖、夏季空调,它的容量大大减少了。节材,由于我把这些都剔掉了,所以我整个使我的墙基础也达到节材了。最重要的是节时,一年能建六个月,没有时间怎么办?我把一个超高层建筑,本来应该现浇的,我把它变成现浇、装配一体化,我把梁工厂预制了,我也节时。通过一个措施,节能、节材、节时,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案例,实际上我们一个职业建筑师在岗位当中,怎么去表现我们的建筑良好的修养,我认为回归平凡之心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变革时代我们应以繁而至简的思想,倡导关联学习之法,恪守建筑设计之本,回归建筑教育之源,凝聚进步力量,认清问题本质,找到清晰的路径,使建筑和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