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2017年资产泡沫依然难破 总基调稳增长
很快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了,这是决定2017年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方向、目标及政策取向和工作重点的最高级别会议了。那么,这次会议将提出哪些新目标和改革举措,对于投资有什么启示,提了好多年的资产泡沫会否在2017年破裂?本文试做分析。
稳增长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未变
“稳增长”口号的提出是从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的,这恐怕与2011年起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有关。2011年至2015年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稳中求进作为次年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估计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会再次强调稳增长和稳中求进,因为在12月9日的政治局会议上,稳增长和稳中求进仍被继续提出。
稳增长的含义是经济不能出现大幅下滑,基本要维持L型走势。稳中求进的含义是在稳增长实现的前提下,再来推进改革。那么,2017年有哪些改革呢?政治局会议要求,明年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此外,会议还提出2017年要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五大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突出重点,与相关领域改革有机结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有人认为明年是改革之年,理由是经济领域的结构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没有再提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尽管没有提增长目标,但稳增长的要求仍未变。而且,会议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也不是首次提出,早在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过非常类似的口号。
我的判断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对2017年经济增长下行的容忍度提高,如2016年提出的增长目标为6.5%-7%,2017年或提出不低于6%的目标,但不能认为2017年会放弃经济增长目标而力推改革,正如政治局会议定调的那样,2017年是“改革深化之年”,政策上还是会“稳”字当头。在稳增长前提下,改革的步伐才可能加大。
问题是,2017年稳增长的难度要大于2016年,今年实质上执行的是“货币偏宽松,财政超积极”的政策,这才实现了6.7%的GDP增速;2017年可能会是货币难宽松(通胀、贬值双重压力),财政受制约(举债成本上升、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等)的格局。如果为稳增长的投入依旧很大,则调结构的力度可能就有限了。
治理“脱实向虚”与防范金融风险步入两难
被斥为“害人精”和“妖精”的举牌者,对中国经济构成了很大伤害,首先是引导资金脱实向虚,而且对优秀上市公司不断举牌的行为,让优秀企业家感到寒心;其次是被视为由此抬高了市场利率水平,如万能险。我国这些年来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伤透脑筋,并把降成本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目标之一,故难以容忍虚拟经济的高杠杆逼迫市场利率水平进一步提高。
如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实际上就是表达对过去虚拟经济过度繁荣、整个经济“脱实向虚”的担忧。从前三个季度的GDP分项贡献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所创造的GDP要占8.8%,这一水平已经明显高于日本、美国和英国。金融的过度发展,不仅让实业衰落,而且也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但是,如果金融挤泡沫力度过大,或者通胀抬升,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持续上升,市场利率也不断上升,则资金又会从金融和房地产领域流向实体,或引发资产泡沫破裂,从而诱发金融危机。因此,2017年也要避免脱虚向实带来的风险。
从2015年5月权威人士发表讲话至今,我国已经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因为金融风险一旦爆发,所有为稳增长所做的努力都是白费了。而资产泡沫破裂所带来的潜在危害究竟有多大,却很难评估,在这种情况下,谁敢对大类资产存在的泡沫问题轻举妄动呢?这就是所谓的两难。
政策空间收窄:治大国如烹小鲜
要实现如此多的目标,政策工具就不够用;且这些年来稳增长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持续用力,使得货币和债务的规模越来越大,故政策工具的施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运用效果也是递减的。因此,政策只能在众多的约束条件下去腾挪空间,而不是弃子去开发新的空间。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含义就是国家大了,做事一定要小心翼翼,否则容易酿成大错。 2013年4月,习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在回答巴西记者提问时说:“(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
因此,2017年就经济政策和改革举措而言,不像是大刀阔斧的一年,更可能是小心翼翼、每走一步都留好后手的一年。如楼市的政策目前还是以打压为主,假如销量持续减少、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也不排除2017年下半年政策对楼市再度进行正向刺激的可能。
记得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专门提到“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这就是说,化解泡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小心对待。
估计2017年货币政策的制订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降准不现实,因为贬值预期在;加息也不现实,因为市场利率已经上调了。如果是既降准又加息呢?虽然都可以做单独解读,但放在一起就显得别扭。财政政策呢?似乎也有点力不从心。
在贬值、通胀和利率上行的三大压力下,股市其实没有太多上涨的理由。之所以前期表现相对强些,也是资金推动的结果,因为楼市遭遇调控,部分资金流向股市。但本身就存在泡沫的股市,监管者既不能容忍它大涨、使得泡沫越来越大,同时也不敢刻意打压。比较现实的调控方式是,既不让股市大跌,也不让股市大涨,涨的空间来自跌的空间,维持适度泡沫。
2017年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是下半年十九大的召开,这与股市的相关性如何,值得去斟酌。我的主观判断是上半年是否要为下半年留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