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首提注重抑制资产泡沫 稳健仍是主基调
中央高层年内再提抑制资产泡沫,不过表述已发生明显变化。
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对于货币政策,过去政治局会议主要表述为“支持实体经济”。本次首次提及“抑制资产泡沫”,且未提及支持实体经济。此举被市场解读为,货币政策着力点有所转变,重点可能转向为防范金融风险。
“也不是说对实体经济不重视,至少有一个暗含结论,即单靠放松货币,不仅不能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及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且还会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威胁。”10月31日,招商宏观首席分析师谢亚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结合表述的变化,多位受访人士均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可能在总体稳健的情况下,趋向于收紧。在外汇占款下降的背景下,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等方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降息降准这么重的药,第四季度推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首提抑制资产泡沫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16年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两次提及“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第一次是2016年7月,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放在“降成本”部分。会议称,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市场当时分析称,房价快速上涨加重企业的房租成本。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可以降低企业的租金开支,从而达到降成本的目的。
第二次即是10月28日。此次政治局会议首次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放在了“货币政策”部分。此次会议称,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市场合理的流动性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传统上,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国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目标,如调结构。
对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述的变化,谢亚轩解读称,不管是美国次贷危机,还是我国去年股市剧烈调整,二者都表明货币政策不能只关注一般意义上的物价,还需要关注资产价格。因为资产价格过快上涨、下跌都能危及到金融稳定,进而严重影响经济及就业稳定。因此,关注资产泡沫以及金融风险,和传统货币政策目标并不矛盾,甚至可能还更重要。
“本次会议为中央政治局会议层面上,第一次在‘货币政策’部分强调‘抑制资产泡沫’,印证货币政策的重心切换。”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称。
邓海清认为,货币政策重心开始由稳增长转向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原因在于经济L型拐点已过、“资产荒”导致金融风险堆积、房价过快上涨威胁可持续增长。2016年以来,伴随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升,企业利润增速大幅改善、物价指数有所回升,经济L型拐点已过基本验证。
对于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东北证券的一份研报称,今年以来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具体而言,房地产市场上,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住房成交火爆、房价快速飙升。相应地居民杠杆水平随之水涨船高,住房贷款在银行新增信贷投放中的占比也随着高涨。此外,债券市场上,出于对货币宽松的预期,机构投资者纷纷维持高杠杆率。
“从货币政策角度讲,疏通传导机制、减轻经济下行压力的任务不再是重中之重。”邓海清说,“经济的最大问题已经变成前期过度投放货币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风险,货币政策的重心切换至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是自然而然的。”
货币政策关键词仍是稳健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各季度经济增速均为6.7%,宏观经济短期企稳,但依然有下行压力。同时,近期银行间资金紧张、外汇占款下降都成为部分市场机构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
政治局会议后第二天(10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中国货币政策关键词仍是稳健》称,货币市场的一系列最新变化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其中不乏“中国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猜测。
但《人民日报》也强调,尽管未来货币政策制定会将各种最新情况考虑在内,但稳健仍然是中国货币政策主基调和关键词。结合政治局会议的表态,市场分析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可能在总体稳健的情况下,趋向于收紧。
谢亚轩认为,在货币政策更重视防范风险及抑制资产泡沫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调控上应更加考虑适度、稳健,避免用明显影响预期的货币放松方式。
“长达两年的‘降准降息’周期基本结束。”邓海清团队认为,“随着经济进入L型下半场,PPI由负转正,央行继续降息的必要性和空间几乎不存在。降准无法完全排除,将主要取决于对冲外汇占款的需要。”
实际上,在外汇占款下降的背景下,央行更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今年以来央行在市场上频繁使用前述工具,以维持流动性相对平稳。
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MLF、PSL的余额分别为1.90万亿、1.92万亿,相比去年末分别增长186%、78%。
“货币政策工具方面,逆回购就是非常灵活的手段,使用频率、规模要看市场情况,流动性紧张时就松一些。”林采宜称。
10月31日,央行开展1900亿元逆回购,包含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10月31日当日有900亿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1000亿元,已为央行连续第9个交易日实现净投放。
14天、28天期逆回购分别重启于今年8月、9月,同时央行在续作MFL时也将其期限拉长至1年,以提升资金成本降杠杆。
“最近同业利率一直在收紧,过去1年央行一直把同业拆借利率加权平均值控制在2.1%,实际上看今年9月份提高了12个基点,10月份也有提高,按西方标准相当于加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