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产品出口量骤降:解读2017年陶瓷业发展宏观走势
文章来源:中装新网
陶瓷行业作为我国拥有悠久历史而纯熟的固有工业,一直处于世界领航者的位置上。而中国陶瓷工业和商业文化由发展至今已经有近2000年了,过往古老的工艺技术也逐渐演变成如今的大部分为车间流水作业。业内在烧制技术和质量工艺都高度发达的今天,发展的步伐却隐隐透露着放缓的迹象。纵观近年陶瓷市场的同比数据,不难看出广东地区陶瓷进出口贸易量和工业产量均有着增长放缓甚至下降趋势。中央人民银行在货币市场上对人民币的增长放缓措施本身应该是对中国出口贸易交易一条绝对利好的消息,但从2016年1月到6月数据得出国内陶瓷产品出口量为1126万吨,同比去年下降了6.7%,出口交易金额约938.12千万美元,同比去年下降了19.1%。
得出这些并不如人意的数据背后,我们除了应该对自身企业和经济文化的检讨反思外,也应该就全球市场的大环境加以分析和总结。中国陶瓷贸易在过往国际的历史舞台中始终扮演着“价廉物美”的角色,如今却被欧洲部分国家、地区(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对中国的贸易市场份额进行不同程度瓜分。过去这些欧美国家陶瓷产品的对外出口贸易与我国国内的定位并不一样,但是自去年开始,这些海外竞争国就我国出口的同类产品的价位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以600mm×600mm的普通釉面地砖为例,其部分价格调整后甚至逼近中国。美洲等国在因为环球市场有了这巨大的变化,导致他们在选购同类或同价产品的时候更加为之审慎同时也获得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其次,由于我国当下陶瓷行业中各品牌素质参次不齐,业内能做到享誉全球的优质企业数量不在话下,不过同时亦不乏小作坊利用“廉价原材料,廉价技术”生产出来的低质量产品。并且在陶瓷出口贸易市场已经两极化的环境底下普遍存在低价类产品的恶性竞争。近来,国内陶瓷业因供过于求的现象有明朗化的情况,导致部分厂家经营困难甚至关闭。当然其中大部分可以归类是那些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厂商。虽然这种行内洗牌的情况在数据上一定情度影响了业内的产能,但是汰弱留强的生态圈更有利于陶瓷业在我国长远来说的稳健发展。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因为陶瓷业都处于我国无法撼动的重要工业地位,所以为了业内生态维持稳健发展,我们需要自觉地为未来的发展谋求新的思维和战略。
企业机械化生产,完善流程
在这个需要数量更需要质量的商业世界中,无论各行各业都无无法离开这个全球化的趋势——工业机械自动化。传统老旧的作业方式由于存在产能低下,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已无法适应当今环球经济的需求。各品牌为了尽可能提高自身的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应加快对产业链机械化的建设。在生产机械化得到完善的同时既能大大减低劳动力成本,也能增加产业效率和保证完成质量。卓越的品质和高效的产能除了为实现自身品牌价值奠定了基础外,还能为满足海外客户而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自主开发新产品
主打价格和量产战屡是过去中国陶瓷业的特色之一,但在其他陶瓷泛出口国家近来的对价格战的加入,我国企业在寻求优质低价产品进行销售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自身产品的开发。在市场上低端的产品客户拥有多样的选择,但当客户面对拥有蕴含良好工业设计、优质选材、功能新颖的产品时却是由品牌来主导市场。所以拥有自主的产品将会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减少能源消耗将成为业内发展趋势
我国陶瓷业得以长期蓬勃发展,其中与我国矿产和能源等资源充沛等关系密不可分。但随着行业内的多年成长,我们清楚明白到资源在充沛也是属于一个相对有限的状态。为了充分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我们需要实现清洁生产和高效集约化生产。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中的调整加上各类资源、能源等方面的成本都有上升的情况下,让企业做到减排或降低燃耗是另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今天还要谋求一条新的出路是困难的,但谋求发展的我们只能选择迎难而上的道路。各品牌在尽力把产品中“以人为本”的概念做到无限放大同时也应该为自身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做到严格把关。在产品营销上也为每款产品的市场定位、消费对象等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这样拥有一整套完整由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产品经营策略,将会是企业面向世界贸易舞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