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发布今年三季度公告
来源:暖通空调在线
近日,格力电器发布的今年三季度公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格力实现营收82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82%;基本每股收益1.87元/股,同比增长13.33%。其中,第三季度格力营收332.46亿元,同比增长5.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27亿元,同比增长14.05%;基本每股收益0.80元,同比增长14.29%。
单从数字上看,这个业绩算不上多么“华丽”。但如果放在今年萧条的经济环境和家电市场环境之下去考量,尤其是格力刚刚开启它的多元化征途的大背景下去衡量,格力的这份成绩单有着不同以往的分量和价值。对于格力乃至整个中国家电业而言,转型都意味着要过一段苦日子,需要对市场长时期的摸索和磨合。格力业绩增长稳定,释放了一个积极健康的发展信号,格力既不会为了有一个靓丽的数字而透支发展空间,也不会为了取悦市场而畏首畏尾止步不前,苦练内功、沉着稳健,格力用自己的坚守和实力,一步步为其多元化转型夯实根基、蓄势待发。
自我突破成动力之源,空调霸主地位无可撼动
对于空调行业来说,当下正是转型升级的关口。长期以来,不少空调企业靠低质、低价抢夺市场份额,由此带来库存高企。随着经济下行,家电行业去库存压力巨大,要想决胜市场,除了勇气,还需要找到突破市场困局的有效方法。跨过去,活下来;跨不过去,则意味着就要被淘汰出局。
新一轮国家产业政策不断驱动行业变革,为空调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高标准、高品质才是市场的趋势,这场空调行业的“品质革命”中,谁能把产品做到高品质,谁才能赢得市场的主动权。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得好:“越是高标准和严要求,就越能帮助我们快速成长。科技是无限的,需要不断去突破。我们会用高质量的产品来证明自己。”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执着于核心科技和卓越品质的格力,在技术上不断发力,推动了产品的一次次升级。众所周知,格力的空调已经在全世界做到了第一,本可以吃老本,却偏偏爱折腾,不但否定、不断创新,所以有了不断优化的科技、有了不断更新的产品。在“空调王者”的座椅上,格力始终地位牢固。
近日,格力自主研发的百万千瓦级核电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中标CAP1000国核压水堆陆丰、三门、海阳项目。这是格力电器继中标国核压水堆示范项目(CAP1400)、国核压水堆海阳二期项目之后第三次中标核电项目,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在核电关键制冷设备领域的技术垄断,推进了核电国产化进程,也标志着格力中央空调技术达到了全球制高点。
赢在技术自信,赢在品质自信,市场上也从来不缺“格力粉”。近日,暖通空调资讯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格力以16%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居行业第一。而一份由产品大众评测类权威媒体中关村在线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空调产品市场研究报告》也显示,2016年上半年,格力品牌的关注度以近40%的占比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而在同期关注度最高的10款产品中,格力也独占7席。
厚积薄发,多元化转型根基夯实蓄势待发
从单一到多元,格力选择了一条内生型发展之路。早在今年7月份,董明珠就在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宣布,格力正式开启它的相关多元化转型。从一家空调企业转型为多元化的制造企业,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是它的主攻方向。
除了空调主业外,格力产品线覆盖到冰箱、生活电器、手机、智能装备、精密模具、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各个领域。格力致力于打造从终端产品到生产设备全产业链的良性生态系统。在工业设备和元器件方面,格力未来不仅服务大众用户,还服务更多的企业和工厂,真正实现用中国制造装备中国制造。
事实上,多元化并不新鲜,在主业遭遇天花板后,几乎每家家电企业将在进行多元化转型。因为专业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面临规模化的瓶颈,包括空调在内的家电产品,经过几十年的爆发式增长,已经从增量发展周期进入了存量竞争阶段,任何一家家电企业要想成为百年企业,做大做强都离不开多元化扩张。
同样的多元化,但有着不同的多元化路径和目标。董明珠不止一次的表示,格力的多元化是相关多元化,是立足于自主创新基础上的技术延伸和深化,复制的不仅仅是格力的外资形象,更是格力的理念和文化,对自主技术的坚守、对工匠精神的延续、对社会和投资者的尊重……这些格力的“传家宝”,作为格力多元化的支撑,无不大写在格力的每一个转型足迹中。
董明珠多次对外表示,2000亿是格力的下一个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多元化驱动格力在规模化上提质增量无疑是最佳选择。虽然仅仅过了几个月时间,格力的多元化转型已赢得市场信赖,不急功近利,不迷信盲从,路能否走得通,格力用它实打实的成绩单,给了市场最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