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当公司主业收益被炒房赶超 经济转型变空谈

提要:一边是热到发烫的楼市,一边是宏观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的大环境。最近一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出售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产,而从中所获得的收益更是远远超过了经营主业所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中最为扭曲的一面:实业的艰难和地产的过热正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边是热到发烫的楼市,一边是宏观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的大环境。最近一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出售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产,而从中所获得的收益更是远远超过了经营主业所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中最为扭曲的一面:实业的艰难和地产的过热正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今年9月份以来,A股先后有包括*ST宁通B、云赛智联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出售其所拥有的房产。笔者发现,这些房产大多位于京沪等一线城市,从这些房产的投资收益比率来看,更是远远超出了这些上市公司的主业。以*ST宁通B为例,其出售的北京的两套房产增值率高达1651.68%。而从A股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业绩整体情况来看,WIND统计数据显示,2934家上市公司中,有628家净利润不足1000万元(含亏损),也就是说,有超过20%的上市公司半年的净利润,甚至赶不上京沪地区的一套学区房价格。

  这些借助出售房产来实现业绩增厚、扭亏甚至保壳的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基本上与房地产无关。这些公司卖房获得的均是一次性收益,从短期来看,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的现金流,但从中长期来看,对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经营能力并没有帮助。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卖房获得的超高收益,还有可能诱惑这些企业偏离主营业务,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当中去。

  抛开上市公司纷纷卖房传递了什么样的楼市信号不谈,这一现象背后所透露出的当前中国经济最为扭曲的一面,就足以值得我们警惕:当其主业产生的收益被“炒房”远远抛在身后时,一切经济转型都是空谈。一方面,“炒房”带来了超高收益,会诱导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抽离出来,流向房地产市场,导致资金“脱实入房”的出现,进一步恶化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的高涨,会进一步抬高个人创业、企业创新转型的租金以及其他成本,抑制整个经济体的创新发展动力。实际上,在超高的投资收益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在把触角伸向房地产市场。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两市共计有1308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合计到5950.79亿元,此外,新三板共有521家企业拥有“用以出租或短期出售”的房产,价值合计达117亿元。

  笔者认为,从更深层次的影响来看,在一个健康的经济体中,尽管存在行业和经济的周期性因素,但是投资房地产的收益率不应当远远高于实体经济的平均利润率,更不应该长期远远高于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的利润水平。否则,这意味着真正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岗位的劳动者所付出的努力没有意义。更糟糕的是,这样还会鼓励食利阶级的迅猛扩张,培养出一大批依赖“炒房”生存的人,形成房地产市场对所有行业、所有企业“征税”的奇观,撕裂整个社会对于劳动创造价值、实业振兴国家的共识,并且进一步助长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

  国庆长假前后,全国19个城市先后出台了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新政策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业内普遍认为本次房地产调控各地步调一致、态度坚决、政策严厉,凸显了政府调控的决心。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让资金回流实体经济正是当务之急。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抑制楼市的过热之外,还需要为实体经济创造更好的政策空间。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