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时隔半年重启14天逆回购 释放债市降杠杆信号
8月24日,央行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公开市场操作,其中包括规模为500亿元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40%。继2月份后,14天逆回购时隔半年多重启。
市场普遍认为,本次14天逆回购操作是对市场资金面紧张的反应。但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对记者表示,央行通过加长资金拆借期限,抬高资金成本,从而抑制长期债券交易加杠杆行为,是释放减少短期资金进入长期债券市场的信号。
同业拆借利率继续走高
近日,同业拆借利率连续走高。隔夜Shibor从8月19日的2.0230%升至8月24日的2.0430%,涨幅为2BP;7天期Shibor从8月20日的2.3467%升至8月24日的2.3620%,幅度为1.53BP。
连日来,央行持续向市场投放资金,8月23日在公开市场开展7天期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天净回笼的情况,小幅净投放200亿元。
昨日,央行还进行了900亿元的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维持在2.25%。对冲1000亿元到期的逆回购,今日实现净投放400亿元。
有观点认为,14天逆回购操作重启的根本原因在于总量流动性需要更多的补充,因为外汇占款从7月份开始出现锐降。
更有分析称,央行增加14天逆回购操作,是为了更好地平稳机构流动性预期以及增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避免在流动性紧张时被动下调法定准备金率从而释放政策宽松的信号。
不过,8月24日从隔夜到1年期Shibor均出现上涨,其中隔夜和7天shibor各上升1BP。
桂浩明向记者表示,最近,长端利率下降,就是因为机构用短线产品加杠杆去做债券方面的投机,这可能是央行不希望看到的。通过开展14天的逆回购,加长期限,抬高资金成本,间接起到抑制加杠杆行为。
桂浩明认为,这主要是对期限结构的合理性的考虑。以前短的投放比较多,短期资金通过加杠杆炒作债券。14天期限的投放,利率相对高一些,可以给债券降温。同业市场利率全面上涨,体现出市场对此反应比较强烈。
??央行信号传导债市降温
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颜岩认为,通过7天期逆回购注入市场的资金时间太短,14天期品种对流动性的缓释作用更明显;而14天期的资金成本高,拿到 14天期逆回购资金的机构不大会用于放隔夜回购。在资金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央行拉长逆回购期限,是不希望推动加杠杆的投资行为。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也认为,这是债市大调整风险闸门的开启,资金面持续偏紧,14天逆回购操作导致市场“等风来”信心消退。近日来,资金持续偏紧,但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看,资金投放的意愿不高,市场寄希望于降准等货币宽松操作。但从昨日的关于资金投放窗口指导的传言到今日的14天逆回购需求询量,央行不进行宽松的意图更加明显。
债券市场近期持续火爆。8月19日,财政部拍卖了260亿元30年期国债,平均发行利率3.27%。这是时隔一个月后,30年期国债品种再次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低发行利率。
10年期国债品种发行成本同样为多年新低。就在本月初,10年期国债以2.74%的发行利率创下2004年开始汇总该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数月来,债券市场迎来一波牛市,债券价格持续走高带动收益率一路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6月初3%以上连续回落至8月23日的2.7201%。
桂浩明指出,在某种条件下,这个来自于市场的利率,能更准确地刻画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最近,该利率的平均创出2006年以来的新低,反映出市场实际利率不断走低的趋势,其对资金市场以及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冲击,不亚于央行降低基准利率。
此次14天逆回购操作规模只有500亿元,规模并不算大。对此,桂浩明称,其实,几百亿不会对市场产生太多影响,而且对利率抬高本身也非常有限。但央行的调控就是窗口指导,这是信号,希望引导债券利率回到合理水平,不要使用过高的杠杆。“有人用短期拆解进来的资金,通过资金杠杆操作长期债券,导致长期债券利率下滑。”
8月19日,华创证券债券研究团队称,在利多因素已被透支而利空因素未被显著反映,且获利盘丰厚的背景下,高位的观望情绪预示着市场的脆弱,一旦有利空因素出现,拥挤的抛盘将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乐居买房APP!随时、随地、随手、随心的买房神器,助你买房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