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飞”后少壮派掌权 格力地产加速自我造血

提要:在6月23日完成非公开发行规模为30亿元、票面利率6.20%的5年期公司债券的认购缴款后,7月20日,格力地产再次发布公告称,上述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将于2016年7月25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队伍年轻化方面,鲁君四仅50岁,监事会主席鲁涛、副总裁王绪权、财务负责人黄华敏在内的“4”字头高层有8位,而职工监事陈卓仅38岁,独立董事袁斌仅35岁。

  在6月23日完成非公开发行规模为30亿元、票面利率6.20%的5年期公司债券的认购缴款后,7月20日,格力地产再次发布公告称,上述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将于2016年7月25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与融资并行,格力地产内部亦在推行一场变革。7月28日,格力地产召开首期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据悉,格力地产员工持股计划拟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

  自2015年正式脱离格力集团后,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地产”)便显示出对规模化与现金流的急切追求。从大手笔融资到推动物业板块分拆上市,从脱离格力集团到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格力地产正在以董事长鲁君四为首的60后、70后新管理层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借助国资改革的春风,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不同于格力集团现任掌门人董明珠在媒体面前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在媒体眼中,50岁的鲁君四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除出席格力集团的会议之外,新闻报道中极少看到关于他个人的内容。

  曾有格力地产员工对媒体表示,鲁君四在处理公司事务上基本事必躬亲。如今,已脱离格力集团“单干”的格力地产,在以鲁君四为首的新任管理层掌管下,将走向何处?

  扩张!扩张!

  曾有证券分析人士指出,格力地产发展十分谨慎,目前仍旧只是以项目性公司的模式运转。上述人士认为,“格力地产没有野心,成长性无法判断”。

  两三年时间过去,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格力地产的成长轨迹开始出现转机。

  海通证券研报曾指出,此前格力集团主要资产仍集中在家电业务,地产板块在格力集团中所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国企改革将有利于加快格力地产规模发展。数据显示,格力地产2011年、2012年、201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35亿元、16.24亿元、21.64亿元,在格力集团整体营收占比不足5%。反观同属格力集团的兄弟公司格力电器却发展迅猛,2011年、2012年、201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1亿元、993亿元、1186亿元。

  2014年2月19日,珠海格力电器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珠海国资管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地产51.94%股权,及格力集团对格力地产的债权等资产,注入珠海市国资委新设立的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投资控股”)。

  2015年1月13日,随着一纸公告,格力地产通过由格力集团无偿划拨股份方式,正式并入珠海投资控股。这也意味着,交易完成后,格力地产将正式脱离格力集团。同时,格力地产董事长鲁君四已担任珠海投资控股董事长。有分析指出,这预示着格力地产将获得国资委的更大支持。

  不难看出,2014年以前,格力地产在土拍市场上鲜有大动作,而在2014年末,格力地产连续以高价拿下上海浦东前滩两块住宅地块,其中32-01地块楼板价为65832元/平方米,溢价率127%;8-01住宅地块楼板价为59592元/平方米,溢价率93%。2016年5月11日,格力房产以总价19.65亿元竞得上海松江区泗泾镇SJSB0003单元10-05号宅地,这也是格力地产自2014年12月首次进入上海后再次出手拿地。

  有分析指出,对于刚脱离格力集团“单干”的格力地产而言,高价拿地对打造全国品牌知名度能起到显著作用。而格力地产则表示,加大资源获取是公司在2016年工作会议上部署的四项重点工作之一。 

  数据显示,2015年末,格力地产在珠海(权益占比100%)、重庆(权益占比60%)、上海(权益占比70%)三地共持有待开发土地面积达57.0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达128.81万平方米。

  规模化扩张让格力地产近两年业绩出现暴增。2015年,格力地产营业收入25.45亿元,同比增长73.56%,扣非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332.60%;2016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03亿元,同比增长3620%,扣非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208%。

  鲁君四认为,未来公司仍将以珠海作为公司房地产业务的重点发展区域,同时考虑通过并购、招拍挂等方式取得土地储备来逐步实现跨区域发展。按照格力地产的规划,房地产、口岸经济产业、海洋经济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将是格力地产全新产业格局,2016年公司会在房地产方面将加大项目拓展和资源获取力度。

  但多家证券机构则担心,目前格力地产仅布局重庆、珠海、上海三地,公司面临房地产政策调控和行业下行风险。同时,格力地产提出的五大产业除房地产外,其余均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企业转型不达预期风险。广州世联市场研究部总监崔登科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扩张到全国得走快销路线,现金流是摆在房企全国扩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确立规模化扩张的战略之后,格力地产便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保证现金流顺畅。日前,格力地产对外公告宣布,公司非公开发行规模为30亿元,票面利率6.20%的5年期公司债券已于2016年6月23日完成认购缴款。

  与此同时,格力地产旗下格力物业于5月31日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公司“拓宽融资渠道”计划的一部分。

  时代周报记者从格力地产了解到,为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格力地产计划2016年度公司(含属下控股公司)向金融机构、信托公司申请新增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证及银行保函等授信合计最高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60后、70后当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格力地产看来,中层正职和骨干是公司转型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力量。据媒体早前引述一位格力地产离职员工的说法,格力地产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在公司感觉形式上比较专制”。

  这迫使格力地产不得不进行人事改革。

  时代周报记者在梳理格力地产现任高管的履历时发现,这支高管队伍多为60后、70后,年轻化且学历高。

  目前格力地产在任的16名高管中,包括董事长鲁君四、副总裁刘泽红、独立董事刘兴祥在内的硕士研究生有6位,包括董事郭国庆在内的博士共两位,38岁的职工监事陈卓为博士在读,52岁的董事方荣岳为博士研究生,而包括副总经理林强、副总裁周琴琴在内的6位高管则均为本科。

  队伍年轻化方面,鲁君四仅50岁,监事会主席鲁涛、副总裁王绪权、财务负责人黄华敏在内的“4”字头高层有8位,而职工监事陈卓仅38岁,独立董事袁斌仅35岁。

  新鲜血液的加入,使得带有国企背景的格力地产,更善于运用现代企业治理手段。在正式脱离格力集团后的2015年8月14日,格力地产对外公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包括董事长兼总裁鲁君四在内的160名公司高层、中层管理、核心骨干和基层人员合计获授 1148.80万股股票期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99%。其中鲁君四获授80万股,占本计划拟授股权期权总量比例达6.96%,副总裁林强、周琴琴各自授予40万股,各占本计划拟授股权期权总量比例达3.48%,副总裁江力、王绪权各自授予30万股,各占本计划拟授股权期权总量比例达2.61%。格力地产表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业务骨干人员的积极性。

  无独有偶,为进一步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2016年5月,格力地产对外公布首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其中,首期持股人名单里有6位核心高层,分别是副总裁林强、周琴琴、王绪权、黄华敏,监事会主席鲁涛以及职工监事陈卓,共计出资330万元,占员工持股计划22%;其他员工出资1170万元,占员工持股计划78%。

  2016年7月28日,格力地产召开首期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据悉,格力地产员工持股计划拟参与人数不超过200人,拟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员工持股计划设立后,将委托机构设立资产管理计划进行管理,且主要投资范围为购买和持有格力地产股票。

  易居(博客)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格力地产的员工持股计划也是受到万科等企业改革的启示。“目前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符合员工个人投资以及和企业共成长的需求。”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