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之下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中国版图上,由京津冀组成的“牛头”中,藏着数以百计的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而三地也有望协同保护这个区域中的历史明珠。记者昨日从市规划院获悉,本市有关专家开展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建议京津冀三地协同联动,针对线性遗产、文化线路等脉络共同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确立统一监管标准并联合进行保护执法。
“牛头”中藏着不少宝贝
从地域上看,京津冀北靠燕山山脉,南面华北平原,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地理联系密切,在地图上呈“牛头”形状。
“唐山、张家口是牛眼,石家庄、衡水是牛鼻子,邢台、邯郸是牛嘴,承德和北京是牛鼻梁。”负责此项研究工作的专家说,如果再详细拆分一下,市民就会发现,秦皇岛、张家口部分是牛耳朵,保定、廊坊、沧州、天津是牛脸。
正因为有如此密切的地理联系,京津冀地区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特点。这位负责人说,也正是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精神,使京津冀地区在历史上,就拥有巨大的经济活力。
“随着北京城市地位的提升,这种关系进一步强化并呈现出以北京为核心、向外辐射的态势。”这位负责人说,在北京成为都城后,周边逐渐发展演变为大致三个圈层的环首都城镇群,分担政治、军事、文化等职能,对首都地区的稳定运行、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具有典型代表价值。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市规划委在完成北京西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梳理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并启动了北京北部地区以及京津冀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梳理和相关规划研究课题。
经统计,京津冀区域内现有世界文化遗产8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个、中国传统村落7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0项。
“线性遗产”有望协同保护
专家建议,京津冀三地共同编制保护规划,协同保护线性遗产。
什么叫线性遗产?最直观的,就是长城。从高空中,呈现出一条“线”蜿蜒盘踞山峰之上的长城,就是“线性遗产”的代名词。
相关负责人说,结合历史形成的文化脉络与遗产分布的空间特征可以发现,京津冀区域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一轴两带四廊多点”的空间结构。其中,北京是京津冀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最为集聚的地方,体现出首都的文化核心地位。
这样的空间结构,以太行山东麓为主轴,横向是长城遗产带,纵向为大运河遗产带,廊道分别是京西古道、居庸关大道、古北口大道、燕山南麓大道4条大道。
如果将范围扩展得更大一些,可以视为要保护“廊道”。
参与调查研究的专家建议,三地以文化廊道、文化探访路等线索整合资源,带动沿线发展。提升沿线遗产点的文化展示功能,并借助名镇、名村安排相关服务职能,带动廊道地区的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还有规划师建议,针对联系北京与承德的京承御道、联系北京与张家口的京张驿道,建议建立地方规划研究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开设研究课题,进而在其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保护管理制度和利用导则。
记者注意到,京承御道从颐和园经顺义、密云、金山岭长城、滦平、隆化到围场,据记载,沿途共有20个行宫驿站;而京张驿道则是出居庸关经宣化、赤城、张北到阿尔汗,沿途共有29个台站。这些跨北京、河北甚至其他地区的御道,都需要沿途省市进行协同保护。
?没入围特色遗产地也应被抢救
已经入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产聚集区,自然更受关注。那没有入围的一些特色聚集区,会有保护措施吗?
“我们会关注极具特色的遗产地和遗产类型。”参与此项研究的相关负责人说,建议重点针对目前尚不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产聚集区,如张家口、蔚县周边开展调查研究和抢救性记录工作。
在保护工作中,应更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位负责人说,调查组建议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梳理,对已公布的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编制专项规划,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成果,塑造区域文化品牌。
同时,即使是不在一条线上的文化遗产,也会在时空中找到联系。这位负责人说,下一步,相关专家将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相关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北京故宫、颐和园与承德避暑山庄等宫殿、园林,北京十三陵与清东陵、清西陵等皇家陵寝,应鼓励其建立相互之间的联动关系,共同整合资源、策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