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016首次降准货币政策稳健偏松
导语:中国人民银行2月29日发布决定称,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 刘小鲲 中国人民银行2月29日发布决定称,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1月7日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国内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特别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和消费增速加快,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美元加息带来流动性减弱,以及通缩风险下,国内宏观调控仍是“稳”字当头。央行明确“2016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增量,保持灵活适度,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周小川在上周央行媒体会上首次明确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还要不断观察、适时动态调整。央行给出的逻辑是,一方面,中国的高储蓄率转化为投资需求的能力依然强劲,城镇化的推进也会创造更多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中国政府积极放开市场准入、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高新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改革和发展都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实际上,1月份的信贷数据已明确反映了稳健略偏宽松的政策。2月16日发布的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数字达到2.51万亿,创出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同比多增1.04万亿元,较“四万亿”刺激政策期的2009年1月新增信贷 1.62万亿元还超出8900亿。有报道指出,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在2月份并没有大幅放缓的迹象,各类银行在2月份的新增贷款规模较1月份有升有降,但总量基本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