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大、造价高、协调难、防水必须万无一失

提要: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大源组团的地下管廊是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开建的首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从建设之初就备受关注。据悉,除高新区大源组团外,成都在天府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内也规划了一条超过3公里的综合管廊。

  来源:中国防水在线 

  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大源组团的地下管廊是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开建的首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从建设之初就备受关注。2015年12月底,这条颇有些带着试验田之意的“共同沟”终于启动运行,由此也打开了整座城市对未来地下世界的畅想。

  上月,刚在“满月”之际,这条地下综合管廊却意外遭遇了“水漫金山”的尴尬。事实上,从项目开工建设到完工投用,过去5年时间里,这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还遭遇了管道被移位、与路面项目边协调边建设等各种意外因素。

  规模大、造价高

  315米,这是从大源300米高的保利中心大楼楼尖,到地面以下15米深处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垂直距离。以地面为分界线,在大源商务核心区的13万平方米范围内,地面上高楼林立的城市风景,与综合管廊构筑的地下世界,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城市。

  这个地下世界,规模相当于一个半天府广场,为双层设计,地下一层包括环形车道和地下商业街,其中环形车道宽11米、高3.9米,全长2.8公里,可供3辆车同时单向逆时针行驶,并有4对单独出入口与地面相接;地下二层则为综合管廊,电力、通讯、供水管线全部集中在一起。

  1月24日,记者随同工作人员走进这条宽11米、高2.2米的综合管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直径约0.8米的水管。水管左上方,三条管道分别埋入移动、联通、电信三种光纤网络;另一侧则设置了宽2.25米的电力管道,基于安全考虑,电力管道外部还砌上了一面保护墙。同样为了安全着想,燃气管道并没有被纳入管廊。图纸显示,整个管道成回字形,面积为5.5万平方米,能为周边18个开发地块提供水力、电力、通讯。

  地下综合管廊不仅规模大,造价也非常高。以大源为例,地下空间耗资12亿元,如果成都市区道路都建造地下综合管廊,需上千亿元投资。如此大手笔的建设,在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规划设计总监王鹏看来,“共同沟”最大的好处是,日后维修不再需要挖开路面、探寻问题部位,只要进入“共同沟”,一眼就能发现问题。“这不仅在时间上抢占了先机,更大大节约了维修经费。”

  防水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这个项目从2010年开工,到2015年完工,历经了5年之久。耗时之长、难度之大,显然超出了设计方与建设方的预期。“从技术上讲,因为电力、通讯这些管线都埋于地下,所以防水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参与大源地下空间建设的工程师徐彬告诉记者,为了做好防水,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管廊里还设置了多处抽排水设备。

  与各方沟通协调难

  不过,真正困扰着综合管廊建设的还不是技术,而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建设方与地面项目开发商之间的协调沟通。由于大源的地下空间建设与地面上的项目同时进行,修建时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与开发商沟通,调节作业时间。

  尽管经过了反复协调,2011年底,地下管廊中的一处仍因两侧开发商的建设进度不一致出现了移位。“一侧的开发商动工后将挖出的土堆起来,而另一侧的开发商还没动工,两侧受力不均匀,就造成位移。”徐彬回忆说,最终经过多方调节和技术处理,解决了位移问题,但为此也耽误了不少工期,“这样的情况在施工中并不少见。”

  为了解决与开发商同时建设带来的难题,徐彬每个月需要召集周围的开发商举行3-4次协商会议。就在24日记者参观时还看到,就因为两家开发商挖破了自己地块上的水管,致使水漏入了地下管廊,工作人员不得不在一些地方搭起木板通行。

  此外,综合管廊涉及水、电、通讯、规划、建设多个部门,在建设时,需要跨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这,又是一个难题。

  将更大范围内推广

  尽管过程磕磕碰碰,但是从长远来看,之后的50年甚至100年,大源片区都不需要再为管道“开膛破肚”,这对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值得的。

  日前,根据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2016年全省经济工作要点》,今年四川省将全面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

  其中,将重点加强城市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群城际铁路等方面的投资建设,力争新建地下综合管廊200公里。成都,就是主战场之一。

  同时,成都市也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目前,成都市的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正在编制之中。

  据悉,除高新区大源组团外,成都在天府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内也规划了一条超过3公里的综合管廊。而下一步,成都还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hiri 摘自《四川日报》)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