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必将代替传统施工模式

当前,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建筑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资源短缺严重等问题。有利于推动整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质量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来源:中国检测网  

  当前,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建筑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资源短缺严重等问题。这要求建筑业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满足未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建筑业迎来了全新的变革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准定位,站在战略的高度,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创新中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目前来看,建筑工业化将是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建筑工业化的优势

  与传统建筑施工方式相比,建筑工业化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释放劳动力。建筑工业化通过标准化设计、预配件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不仅大大缩短了工期,而且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施工人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二是有利于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工业化施工广泛采用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环保低碳等技术,实现了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好的效益。

  三是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建筑工业化的生产是标准化、工厂化生产,减少了现场的人工操作,使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管控有了极大的保障。

  四是有利于提升工业化水平。建筑工业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建筑本身的结构体系,也涉及到建筑装饰,还涉及到建筑的日常运行管理,如装饰一体化、厨卫一体化等,增加了建筑业的附加值。

  五是有利于推动整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质量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将使全寿命周期理论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

  综合当前国内对建筑工业化的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未来建筑工业化的整体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设计标准化。设计标准化是整个建筑工业化的前提。建筑工业化要求设计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部品部件设计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做到系列化、通用化。

  二是构件部品化。建筑工业化要求预先在工厂生产出各种构配件,再运到工地进行装配,构件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预制装配率的重要基础。

  三是绿色环保化。在节能、节材方面,积极发展经济适用的新型材料,重视就地取材、利用工业废料,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四是装修一体化。工业化生产可通过标准化的设计,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用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方式,完成装修一体化目标,而且产品标准度高、精度好。先进的工厂化管理方式、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能有效地提升装修的质量和品质,使成品建筑不再是梦想。

  五是施工机械化。建筑工业化的核心就是施工机械化。

  六是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即运用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从设计、制作到现场安装,全过程实现科学化的组织管理。这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

  建筑工业化行业政策环境

  “十三五”规划建议纲要明确指出,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技术,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

  《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区)发展规划及评价标准》指出,当前国内已有17个城市初步意向申报为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主要分布于东部、中部和西部,报告中同时明确了住宅产业化近期发展目标:通过试点城市整体带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

  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除了相关技术标准外,还将在财政、税务、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财务激励。在未来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排除在土地出让环节也将就产业化建造方式给予特殊待遇。如今,不少地方和企业都在尝试住宅产业化建设,保障房和商业地产项目已成为主要的试水对象。

  建筑工业化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工作基础薄弱,必须承认整个发展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挑战:

  一是社会认知度不够。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尚处于发展中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应用发展的空间还十分有限,局部地区对建筑工业化的内涵缺乏正确认识,标准体系不健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整体上依然缓慢。

  二是成本居高不下。目前的工业化体系平均成本较传统现浇体系高,从价格方面来讲,无竞争优势,这使得许多开发商在工业化领域踟蹰不前,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工业化的推广和发展。

  三是产业科技支撑严重不足,建筑工业化技术水平亟待提升。当前,发展建筑工业化还面临着产业科技支撑不足的挑战,国内的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不足。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刚刚起步,资源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明显偏低,综合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四是产业化技术人才与产业化工人缺乏,出现瓶颈。当前从事工业化的技术人员数量少,整体素质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业化的推广和发展。

  虽然形势严峻、挑战颇多,但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之中,城镇化率以每年大约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将促使建筑市场需求大量释放。201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7.67万亿元,2014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5亿平方米,建筑业在一定时间内仍将保持调整发展。因此,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仍有无限的机遇。

  市场前景广阔无边,保障性住房显良机。各地方政府都明确了住宅产业化发展目标,“十二五”末单体建筑预制装配化率达到30%、“十三五”末单体建筑预制装配化率达到60%是基本目标,这说明,建筑工业化的市场巨大。

  扶持政策众多,培育大型住宅产业化集团成趋势。各地均针对住宅产业化出台了包括建筑面积、建筑成本、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多省市都明确提出要培育大型住宅产业集团及新建住宅产业化基地。

  “雷声大,雨点小”,市场竞争处起步期。目前,已正式批准成立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大多理念领先、实践超前,在各自领域皆具备一定的实力,起到了引领作用。但实际上,这些产业化基地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满足产业住宅的需要,虽然政府引导揭开了住宅产业化的序幕,可是以开发商为主导的住宅产业化项目推进乏力。因此,以传统房地产公司的转型来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难免力不从心。

  标准体系尚未完善,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当前,建筑工业化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物流和验收等标准体系尚未完善,各地现阶段都将标准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技术标准体系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尤其是装配式建筑体系开发技术和标准化、系列化、商品化部品技术以及装配式施工工艺等技术的研发、推广,都是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