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洪雨:发掘蓝海 掀起建筑行业绿色风暴
建筑防水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市场空间不断扩张,同时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防水企业在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和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为更益于行业发展,12月15日以“好系统、好建筑、好未来”为主题的防水展召开。展会上,新浪地产(微博)专访了北京世纪洪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洪雨)总经理孙侃。
北京世纪洪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侃
应运而生 潜力无限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突飞猛进,高楼大厦林立,道路纵横交错,成绩斐然的同时也造成绿化面积被钢筋水泥所取代,生态环境恶化,“热岛效应”严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改善环境、解决热岛效应迫在眉睫,屋面绿化因其增加了城市空中景观、提升城市品味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而备受关注,正是看到这样的发展趋势,世纪洪雨推出了“绿荫屋顶绿化系统”。
“城市中的绿化面积被各式各样的建筑抢占,而屋顶面积占到地面面积的30%到40%,将屋面面积充分利用对于改善环境、降低热岛效应及节能减排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国家近些年的宏观政策也在倡导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从2005年绿色建筑只占到5%到如今的50%,足见这方面的市场空间潜力。”孙侃在展会上讲到。
据了解,“绿荫屋顶绿化系统”中包括两个产品,一个是绿荫牌耐根穿刺阻根材料,并一个是绿荫牌阻根防水涂料。阻根材料十年前就被发明,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自身缺陷。根据市场的需要,世纪洪雨率先发明出阻根涂料并很快得到市场认可。虽然该系列的产品只占世纪洪雨整个产量大约30%的比例,但销量比去年增长了6倍,足见其发展的广阔前景。
孙侃讲到:“虽然目前的经济状况不景气,房地产市场相对萧条,但是绿色建筑、新型绿色产品发展趋势良好。”
产品线做减法 专业求突破
面对市场萎缩,许多企业采取众多的发展方式来扩大市场,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成为许多企业拓展市场的不二法门,扩大产品线也成为许多企业采取的举措,为满足市场对各类产品的需求,盲目生产所有的防水产品,却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世纪洪雨反向思维对产品线做减法,在专业上寻求突破。
“许多的企业都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思路,但是世纪洪雨却始终坚持专业化的发展理念,虽然会出现产品不全面的现象,但是在某一产品、某一个系列上做专、做强、做精,将产品做到极致也是另一种发展。正如毛主席所言‘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点’,世纪洪雨也是采取这样的发展策略,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一点上很容易突破市场。”孙侃讲到。
据悉,世纪洪雨将重点突破耐根穿刺的产品,针对屋面绿化调整发展方向,目前耐根穿刺的产品占整个营业额30%,未来3至5年内,世纪洪雨预计将耐根穿刺的这个系列的产品营业额扩大到60%至70%。
取精髓 低头干实事
面对互联网风暴来袭,许多企业都借势寻求增长点,传统的防水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入互联网大军,更有许多企业做起了电商业务。然而未得互联网精髓的发展,收效欠佳。
孙侃讲到:“互联网的确是目前一个很火热的问题,但作为实用性的工业企业,并没有必要刻意地去套这个问题,正如工业革命一样,它肯定会影响到各行各业,但这个过程肯定是由易到难,最先影响到的往往是零售业、批发业等等,因为财物等价交换后交易就完成了。但就防水来讲,是一个以区间时间来去服务的行业,卖完产品后还需要施工,需要去做维保,在这样的时间段中,都要与业主或者承建单位进行必须的沟通、交流,所以防水行业并非要用电商思维做,做也很难,但可以吸取互联网思维里的精髓为己所用。”
正是没有人云亦云,世纪洪雨将更多的精力拿来做实事,修炼内功,在看似饱和的红海市场中寻找蓝海,创新产品,做精产品,从单纯的材料生产商向服务一体化的成套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谈及建筑渗漏居高不下的问题时,孙侃讲到:”渗漏的问题,不能将其简单地归根为产品或者施工,而是一套的服务,通常是A公司做完一步,需要 B公司来多下一道工序,但是目前市场还不规范,这样的产业链上存在诸多的灰色交易,很难把控整个体系,所以包括我们公司在内的许多防水企业推出了系统化的方案,产品和施工双管齐下,力求将防水体系做好,将屋面绿化做好。”